1,合同主體不同
集體合同的一方是企業管理者,另一方必須是由員工自愿組成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工會
勞動合同的一方是企業管理部門,而另一方通常是工人個人
2,合同內容不同
集體合同規定了工人集體勞動的工作條件、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并明確了與企業相關的總體措施
勞動合同僅限于規定勞動者個人與企業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3,適用范圍不同
集體合同適用于企業的所有員工,即,集體合同適用于企業的每位員工
勞動合同僅適用于個體勞動者,對企業內其他勞動者無約束力
4,法律效力不同
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重要依據。勞動者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條款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如果兩者之間存在任何不一致,以集體合同中規定的條款為準。《勞動合同法》關于集體合同的規定企業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通過平等協商獲得保險和福利。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與用人單位訂立;用人單位尚未成立工會的,上級工會應當引導職工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合同第五十二條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職工可以訂立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權益保護、工資調整機制等
第五十三條在縣級以下地區,工會和企業代表可以在建筑、礦山、公路、公路等行業簽訂行業集體合同或者區域集體合同,第五十四條集體合同訂立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生效。
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和地區集體合同對本行業和本地區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第五十五條集體合同中的勞動報酬標準和勞動條件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第五十六條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勞動者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協商解決不了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
集體合同是《勞動合同法》的特別規定之一。如上所述,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之間有四個主要區別。集體合同比勞動合同更有效。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集體合同規定》,規定集體合同有具體的部門規章制度。如果您對此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com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