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有什么區別?1.兩者的原因是不同的。可變更和可撤銷合同的原因主要包括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利用他人危險、欺詐和脅迫,且不危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的主要原因是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識別程序的開始是不同的。在可修改和可撤銷的合同中,是否變更和解除合同由具有撤銷權的人決定,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無權干預;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有權對合同的無效進行積極干預。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當然無效,但在撤銷前有效;合同的無效當然是無效的,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不能改變。對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撤銷權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行使撤銷權。超過期限的,合同有效,不行使解除權;如果合同無效,則沒有時限
2。合同解除權的行使
一種觀點認為,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解除權的行使,必須由享有解除權主體資格的人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請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依法立案、審理、判決;另一種觀點認為,合同撤銷權的行使不一定必須通過訴訟和仲裁。如果撤銷權人主動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解除的意思,而另一方當事人不反對,則可以直接發生解除合同的后果。當事人對撤銷合同有爭議的,必須提起訴訟或者仲裁,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作出裁決。由于合同解除權在性質上也屬于形成權,根據形成權的特點,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是撤銷權人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的單方面行為《民法通則》和《合同法》規定的“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的權利”并不等同于“應當或者必須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前者是授權性規范,后者是強制性規范,后者是強制性規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出請求的權利“撤銷,不排除撤銷權人可以直接向對方行使撤銷權并產生撤銷權的效力
海峽兩岸學者對當事人如何行使撤銷權或變更可撤銷合同也存在較大爭議。根據臺灣學者的觀點,對于利潤巨大的合同,法院可以撤銷合同,也可以因利害關系人的申請而減少支付;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減少給付的,法院不得撤銷。相反,如果利害關系方申請撤銷,法院可自行決定撤銷或減少付款。中國大陸的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合同法應廢除所謂的變更制度,并應采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現行做法,即對于可撤銷的合同,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只能要求撤銷,而不能要求變更。同時,我們可以借鑒瑞士、意大利民法和英美法系的糾錯制度。我國合同法在立法上采納了臺灣學者的觀點,即當事人申請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根據《關于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所謂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另一方,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由于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基于欺詐者由于對欺詐的錯誤理解而作出的意圖表達。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達到一定目的,串通共同實施簽訂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集體或第三方
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又稱隱瞞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法律行為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該行為形式合法,內容非法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但合同明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合同目的和內容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的依據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
上述知識是對撤銷權合同和無效合同之間不同點的回答。撤銷權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包括原因不同、認定程序啟動不同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