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法院認為,當事人未經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批準轉讓采礦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由俞和毛簽署的礦山轉讓合同應視為無效合同,無爭議。但是,雙方均不主張本合同無效。關于如何判決本案,有幾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余只主張被告違約并要求終止合同,被告應承擔違約責任,被告還主張合同有效并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根據無訴訟或無理由的原則,雙方均不主張合同無效,第二種意見是,盡管雙方都不主張合同無效,但法院認為合同經審理無效。法院應當行使解釋權,通知雙方當事人,允許雙方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不得直接駁回雙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如果原告仍堅持原主張,聲稱合同有效但不同意變更,而被告也聲稱合同有效,第三種意見認為,法院應向雙方行使解釋權,并告知雙方,法院認為合同無效,并允許雙方變更其索賠。如果雙方都不愿意改變其主張,它不能簡單地決定拒絕雙方的主張。雙方之間的合同首先被裁定無效,雙方的其他索賠將被駁回。當事人的非法所得也應通過判決予以沒收
[評論]作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裁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也就是說,如果人民法院認為當事人所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和民事行為的效力與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裁定不一致,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根據法院對法律關系性質和民事行為效力的認定,可以變更訴訟請求。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不同的人對法律關系性質和民事行為效力可能有不同的意見,甚至有一定的主觀性。為了自身利益,當事人及其律師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偏見,特別是在法律關系的性質和本案民事行為的效力方面,當然,根據法院對事實的認定、當事人的證據,質證和法庭判決證據應集中在法庭確認的法律關系和糾紛上,否則法庭審理案件將無法順利進行,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可能無法證明其主張,并可能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應通知法院當事各方,他們可以改變其主張。二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國公眾的經濟水平不高,法律知識普遍較低。當事人很難對本案法律關系的性質和民事行為的效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此外,在大多數民事案件中,由于經濟問題,應允許當事人聘請律師。如果當事人改變索賠要求,法院應向當事人解釋改變情況和理由。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案第一處理意見明顯不正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出軌財產怎么分割
2021-02-04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什么行為是傳銷
2021-01-15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