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如果因欺詐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員工應賠償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
2004年底,北京大學“假博士”劉志剛(原名劉曉浩)偽造了該大學生,北京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申請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以下簡稱鄭州航空學院)教師職位。學院相信了這一點,并與劉志剛就招聘事宜進行了談判。為了讓劉志剛畢業后能在學院工作,鄭州航空學院決定讓他在畢業前工作。2004年12月,劉志剛到鄭州航空學院工作。根據博士生待遇,學院支付劉志剛4萬元安置費,3個月工資6000元,并分配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劉志剛上班后,一再以自己是北京大學博士為由要求更高的待遇,并不斷要求學院配置計算機、打印機和科研啟動資金。鄭州航空學院向北京大學詢問,發現該學院被騙,向公安機關報案。法院最終以欺詐罪判處劉志剛3年零6個月有期徒刑,罰款4000元
本案涉及勞動合同無效的“認定”和“處理”兩個問題。根據《勞動法》第18條和《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1款的規定,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對于“欺詐”,勞動部解釋說,一方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另一方,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以誘使另一方做出錯誤的意圖表達。無論雇主欺騙雇員還是雇員欺騙雇主,本合同均無效。在本案中,劉志剛的行為無疑符合詐騙罪的特征。其與鄭州航空學院簽訂的勞動合同應視為無效合同。那么如何處理因無效合同而產生的勞動關系呢
法院認為,劉志剛偽造了自己在北京大學的博士生身份,騙取鄭州航空學院按照博士生待遇給予其4萬多元安置費和工資學生。他向被騙單位開具了“收據”而不是“借條”,然后繼續對被騙單位的安置費、科研經費、工資和福利待遇提出了高要求,足以證明劉志剛主觀上有非法占有財產的目的,其行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其勞動關系是不受保護的虛假關系,應當返還并承擔因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原因有哪些
2021-01-19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