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1條對無權處分的有關規定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認可或者無權處分的人在簽訂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p>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處分權的人經常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的財產。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中對此作出規定,所謂無權處分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財產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的處置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設立財產抵押權等。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在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共有財產,這構成未經授權的處置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認可,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處分財產的權利。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債權人表示同意處分財產的意思。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方作出;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以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未經債權人批準,因擅自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尚未生效。在批準前,買方可以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分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的處分狀態,從而使合同生效
如上所述,財產處分權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行使,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同財產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份額,不得擅自處分其他財產。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訪問盧巴。com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未定傷殘時的起訴狀
2021-03-03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交通事故未出傷殘鑒定能否起訴
2021-01-04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