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是怎么回事
菲律賓控告中國案(英語:Philippines?v.?China),或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全稱為“菲律賓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仲裁案”(Arbitration?between?the?Republic?of?the?Philippines?and?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菲律賓要求裁定太平島美濟礁等8個南沙島礁的海洋地位(實際上涉及海洋管轄權,是反對中國在南中國海所主張的九段線)。該仲裁庭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七組成,登記在PCA的名下。仲裁一結束,該仲裁庭立刻解散。
2014年12月7日,發布《中國政府關于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原標題)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徐-宏就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接受中外媒體采訪實錄》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2015年7月7日,法院首次舉辦了聽證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也同時發表聲明,不承認常設仲裁法院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也拒絕接受菲律賓任何形式有關此案的和解建議。
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菲律賓要求裁定太平島美濟礁等8個南沙島礁的海洋地位,實際上涉及海洋管轄權,是反對中國在南中國海所主張的九段線)。10月29號,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這些問題的管轄權和可受理性作出裁決。中國外交部2015年10月30日作出回應: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關問題的裁決是無效的,對中方沒有拘束力。《(原標題)外交部條法司司長徐-宏就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接受中外媒體采訪實錄》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所謂“南海仲裁案”相關裁決無效
外交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于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關于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裁決的聲明。全文如下:
應菲律賓共和國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簡稱“仲裁庭”)于2015年10月29日就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作出的裁決是無效的,對中方沒有拘束力。
一、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利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為歷屆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為中國國內法多次確認,受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保護。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中國不接受任何強加于中國的方案,不接受單方面訴諸第三方的爭端解決辦法。
二、菲律賓濫用《公約》強制爭端解決機制,單方面提起并執意推動南海仲裁,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其實質不是為了解決爭端,而是妄圖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2014年12月7日中國外交部受權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中,中國政府已指出仲裁庭對菲律賓所提出的仲裁明顯沒有管轄權,并闡明了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案的法理依據。這一立場是清晰的、明確的,不會改變。
三、作為主權國家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中國享有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和程序的權利。中國始終堅持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與鄰國間的領土爭端和海洋管轄權爭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菲律賓多次在雙邊文件中確認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雙方之間的有關爭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明確規定,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端。這一系列文件表明,中國與菲律賓早已選擇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雙方在南海的爭端。菲律賓違背這一共識,損害國家之間互信的基礎。
四、菲律賓和仲裁庭無視仲裁案的實質是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及其相關問題,惡意規避中國于2006年根據《公約》第298條有關規定作出的排除性聲明,否定中菲雙方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爭端的共識,濫用程序,強行推進仲裁,嚴重侵犯中國作為《公約》締約國的合法權利,完全背離了《公約》的宗旨和目的,損害了《公約》的完整性和權威性。作為《公約》締約國,中國堅決反對濫用《公約》強制爭端解決機制的行徑,呼吁各方共同努力,維護《公約》的完整性和權威性。
五、菲律賓企圖通過仲裁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不會有任何效果。中國敦促菲律賓遵守自己的承諾,尊重中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權利,改弦易轍,回到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南海有關爭端的正確道路上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柯,女,漢族,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在讀研究生,2015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取得A證法律職業資格,現為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年輕、活力、專業、認真、誠信。擅長:民事糾紛調解,行政復議,公司企業法律事務,法律顧問,人身損害賠償,婚姻家庭,刑事辯護,合同糾紛,勞動工傷,保險理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等。 從業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觀事實才是最高的權威! ??聯系方式:19999269988、15923547832 地 ??址:新疆喀什市克孜多維路527號香城大廈4單元12樓 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 郵箱:920005170@qq.com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