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合同法設立解除制度的目的在于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合同生效后,由于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必要或不可能。如果合同繼續具有法律效力并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不僅對一方甚至雙方都有害,有時還會阻礙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只有允許當事人終止合同或賦予法院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權力,情況才能改變。本合同的終止必須符合終止條件
本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嚴格遵守并妥善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終止。這是中國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只有當主客觀條件發生變化,使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必要或不可能時,合同的繼續存在才失去其積極意義,并會造成不適當的結果,合同才能終止。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基礎,也表明解除合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將構成違約,不具有解除的法律效力,而是產生違約責任。中國法律對合同終止條件作了詳細規定,明確了合同終止的許可和限制
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適用于所有合同的終止條件,稱為一般法律終止條件。該法第148條和第219條規定了僅適用于特殊合同(如銷售和租賃合同)的解除條件,這些合同稱為解除特殊法律條件。《合同法》使終止條件更加科學,如承認違約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是終止的一般法律條件,以及完全承認約定的終止等。原則上,必須有解除行為
解除條件只是解除合同的前提。由于中國法律不采用當然解除原則,當滿足解除條件時,合同不一定終止。為了終止它,通常需要有溶解行為。解除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當事人是解除行為的主體
盡管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有時在合同終止中起著重要作用,但行政命令不是終止行為。只有行政命令不具有合同終止的效力,只有當行政命令被當事人接受時,合同終止的效力才能發生。這也表明解散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但在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時,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終止,無需終止行為。解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雙方協商一致,另一種是有解除權的一方出具的解除意向書
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是解除合同關系,但是,無論是追溯到將來還是將來,各國的立法都不盡相同。一是使合同關系從一開始就消失,即追溯到合同成立,產生與從未訂立合同相同的后果,并承認合同的終止具有追溯效力;二是從終止時起消除合同關系,終止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仍然存在,因此我國不承認終止具有追溯效力,法律對解除效力沒有直接規定。人們認為,雖然解散具有溯及力這一點不容忽視,但對于一些沒有溯及力的合同來說,解散更為恰當。這一問題將在第五節中詳細說明。如果這一觀點正確,解散與無效和撤銷不同,因為無效和撤銷具有追溯效力;它也不同于解散條件,因為解散條件已經滿足,具有解散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在將來才被消滅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城管有權利強拆違建嗎
2021-03-06交通事故后起訴保險公司時效是多久
2021-01-29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