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管轄權這是什么意思?協議管轄權是指雙方以書面形式同意在爭議發生之前或之后管轄法院。因為它是由雙方意愿決定的,所以也被稱為合意管轄權或約定管轄權或合意管轄權
雙方可以約定管轄權,它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訴訟管轄制度中的具體體現。它反映了中國法律的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結合。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僅涉外民事訴訟可以協議管轄,國內民事訴訟也可以協議管轄。由于涉外民事訴訟與國內民事訴訟存在一定的差異,其協議管轄權的適用條件也有所不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4條,此處僅介紹國內管轄權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但不得違反本法關于被告住所地的規定層級管轄權和專屬管轄權。“根據這一規定,協議管轄權在國內民事訴訟中的適用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只能就一審法院管轄的合同糾紛案件達成協議,不得就二審法院管轄的合同糾紛案件達成協議,其他民事和經濟糾紛不能由協議管轄
(3)協議管轄是一種必要行為。協議管轄權的選擇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口頭協議無效。(4)雙方必須同意在本條規定的范圍內選擇有管轄權的法院,否則將不具有法律效力。
(5)雙方通過協議選擇管轄法院不得違反本法關于等級管轄權和專屬管轄權的規定。上述五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協議管轄權可分為明示協議管轄權和默示協議管轄權。前者要求當事人在約定管轄權時簽訂書面協議;后者是指原告向無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后,被告人未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也未回復訴訟。據推斷,雙方同意受法院管轄。中國《民事訴訟法》對涉外訴訟既規定了明示協議管轄權,也規定了默示協議管轄權,而非涉外訴訟只規定了明示協議管轄權
條件
協議管轄權是指民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在民事糾紛發生之前或之后通過協議選擇法院管轄其糾紛。《民事訴訟法》第25條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管轄不得違反本法關于等級管轄權和專屬管轄權的規定。“本條是關于中國國內民事訴訟協議管轄權的規定。條件:
一、協議管轄權僅適用于一審民事案件
二、協議管轄權僅限于非專屬管轄權的訴訟,不得違反本規定三、協議的管轄權必須以書面合同的形式約定。如果法院的管轄權是口頭同意的,協議無效。
協議管轄權僅限于針對一般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協議管轄權是指民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在民事糾紛發生之前或之后,通過協議選擇法院管轄其糾紛。因此,在處理事件時,協議管轄權變得非常重要!以上是我們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我希望它能幫助你解決自己的問題!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本網站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環境侵權人要承擔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0-11-19怎么查法院的民事調解書
2020-11-27公司有債務可以向外融資嗎
2021-02-04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