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問的規則。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相關性、合法性和真實性,對證據是否具有證明效力和證明效力的大小進行質證。經法院許可,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相互詢問有關證據的問題,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檢查人提問。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提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提問時,提問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相聯系,不得使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手段。任何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愿的人不能作證。人民法院根據申請或者授權,可以對證人能否正確表達意愿進行審查,也可以將其提交有關部門鑒定。當事人對證人在行政訴訟中的作證或者在法庭上交換證據沒有異議,或者證人因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長途旅行、交通不便、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事故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當事人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作證的,應當在證人作證期限屆滿前到庭。人民法院允許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開庭前通知證人。當事人在審判期間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許、延期審判。證人出庭作證時,應當出示身份證件。法庭應當告知證人誠實作證的法律義務和作偽證的法律責任。出庭作證的證人不得旁聽案件的審理。法庭訊問證人時,除組織證人質證的證人外,其他證人不得在場。在質證過程中,法院應當排除與本案無關的證據材料,并說明理由。在質證過程中,如果法院允許當事人補充證據,補充證據仍應當接受質證。除非有必要,否則法院通常不會盤問在法庭上被盤問過的證據。5.在第二審程序中,法院應當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證據進行質證;當事人對一審認定的證據仍有爭議的,法院還應當進行質證。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法院應當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證據進行質證。“新證據”是指下列證據:一審程序中應當允許延續但不允許延續的證據;第二審人民法院取得的證據,第一審當事人不得許可或者不得取得。原判決、裁定交叉詢問程序中,原告或者第三人舉證期限屆滿后發現的證據,以及因缺乏認定事實的證據而涉及再審的主要證據,法院也應當交叉詢問訊問在庭審中,質證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原告應出示證據,被告和第三方應與原告進行質證。被告出示證據,原告和第三方與被告進行盤問。第三方出示證據,原告和被告與第三方進行質證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雖然質證階段涉及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相關性、訴訟活動,以及更好地識別案件事實,但質證環節也會涉及一些技術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我建議你咨詢我們的盧巴在線律師。com來更好地回答你的疑問。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拍賣房產的基本程序
2020-12-10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