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第136條規定,凡需要公訴的案件,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在偵查活動與審查活動相分離、相對獨立的情況下,審查與起訴是公訴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國刑事訴訟法高度重視這一環節,并對其內容作了具體規定,審查起訴的方式和期限
審查起訴的案件有兩個來源:一是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已經調查并移送公訴的案件;第二,檢察機關偵查部門應當調查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審查起訴的對象是案件的事實、證據和適用法律。審查起訴部門需要對案件的事實、證據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以確定是否起訴該案件,并做出相應的決定
具體來說,在處理移交審查起訴的案件時,人民檢察院必須查明:(一)犯罪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認定是否正確
(2)是否有遺漏犯罪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3)是否屬于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
(4)是否存在附帶民事責任行動
(V)調查活動是否合法
審查和起訴包括程序審查和實質審查
主要審查程序包括:。案件承辦人負責審查案件管轄權,審查隨案件移交的文件和證據材料,并作出適當處理。審查案件的事實和證據以及法律的使用。我們要認真審查案件材料,包括訴訟文件和各種證據材料,認真審查案件中的疑點和難點,得出正確的結論。審查與本案有關的事實和證據。檢察機關和檢察機關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的意見。必要時,應直接訊問證人或重新鑒定、訊問和訊問證人。在審查過程中,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庭審所需的證據材料。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交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或者自行補充偵查。
5。審查后,承辦人應當提出起訴或者不起訴意見,并報刑事檢察機關審查。公訴制度是現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檢察制度的核心內容。從現代法治的一般規律來看,各國檢察制度雖然有不同的制度設計,但在許多重要方面仍表現出相當大的趨同性。特別是在訴訟程序方面,檢察機關無一例外地承擔了公訴職能,享有刑事追訴權
公訴權的行使應當符合訴訟法。因此,對公訴權的研究更多的是從訴訟程序的角度進行的。這對于完善公訴理論和實踐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從國家法治建設的角度來看,對包括公訴權在內的權力的研究還需要一個更加開放的視角,即需要分析其法治功能和定位,從法制的角度探索其發展規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吸毒會被采取強制措施嗎
2021-01-19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