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體訴訟
集體訴訟是指一名或多名代表集團所有成員為集團所有成員的共同利益提起的訴訟。法院對集團的判決不僅對直接參與訴訟的集團具有約束力,而且適用于未參與訴訟的主體,甚至對于沒有預見到損害發生的相關主體
群體訴訟的特征
群體訴訟“是解決群體糾紛的訴訟準備;群體成員訴訟權利的實現應由代表人進行;集體訴訟判決的效力是擴張性的(即在涉及“集體”的訴訟中)“或代表,盡管只有一名或多名集體成員是本案的當事人,但法院作出的判決仍對非當事人的其他成員或由當事人代表的未指明多數人具有約束力)
集體訴訟的受理條件e優先解決群體性糾紛目前,由于人民法院司法權的缺失和各類案件受理的增多,法院自身的壓力很大。因此,群體訴訟的適用范圍不宜過寬。行政機關能夠處理的,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處理;行政機關不能處理或者處理后仍有爭議的群體性糾紛,由法院受理。是否預付訴訟費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費用管理辦法》的規定,原告應當預付訴訟費用。然而,集團訴訟中原告人數眾多,單個成員的索賠金額一般較小,而整個集團的索賠金額較大,在公告和登記結束前無法確定。代理人難以提前繳納訴訟費用,參與登記的權利人難以分別提前繳納訴訟費用。因此,一般情況下,應允許原告延遲支付訴訟費用,并在權利人按照規定參加登記后提前支付其標的物的訴訟費用。避免重復立案審理
首先,人民法院立案部門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檢查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特別是集體訴訟條件,避免大量群體性糾紛單獨立案、單獨審理。其次,由于一些群體糾紛比較分散,加上我國地域遼闊,交通通訊不發達,法院受理當事人起訴并發布權利登記公告后,一些權利人和其他法院可能不知道,這可能導致多個法院分別接受和作出判決。因此,人民法院決定受理集體訴訟案件后,應當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有效渠道予以公告,并最大限度地通知各權利人。同時,人民法院還應加強案件通報和協調工作
受理群體訴訟有三個條件:避免重復立案、重復審理、是否預繳訴訟費用、是否受理群體訴訟,以及解決群體糾紛的行政優先原則。以上是關于集體訴訟特征和集體訴訟接受條件的內容。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無房產證拆遷如何安置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