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時限是《證據條例》規定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新制度。舉證時限的設定,改變了舉證的時間模式,由原來不受限制的“隨時”舉證改為一定時間內的“及時”。當事人逾期不提交證據的,除新證據外,應當承擔喪失證據權的后果。證據權的喪失,可以有效遏制訴訟中當事人惡意進行突襲、拖延訴訟的弊端,有利于各訴訟主體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在協商確定的期限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履行訴訟義務,確保案件及時結案;它強化了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的舉證責任。雖然當事人仍可以提出新證據,但對新證據及其時間有明確、嚴格的限制,使誠實信用原則和效率原則在民事訴訟的證明環節得以貫徹,證明責任得以立足,程序穩定性問題基本解決。然而,在實踐層面上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例如,如何處理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撤回訴訟,然后以同樣的事實理由再次起訴的問題?在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原告為避免喪失證據權,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未提供足夠證據支持其主張,先向法院申請撤訴,取得充分證據后再向法院起訴
在舉證期限屆滿時是否允許原告提出回避申請,實踐中存在不同意見。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本案中,人民法院不應允許原告提出回避申請,而應在舉證期限內根據當事人提供的有關證據作出判決,即原告的證據不足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因有二:一是從證據權喪失理論和司法解釋初衷出發,逾期證明的法律后果是證據權喪失,對同一事實的證明不再恢復其法律效力;禁止當事人對同一事實重復訴訟,禁止法院對同一案件重復審理,即維護法院判決的既判力。如果當事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甚至在再審程序中,有權隨時提出證據,既判力將不復存在,法院的判決將不具有最終效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將始終處于不確定狀態。因此,舉證期限的限制在理論上是基于程序穩定性的價值
其次,原告撤回訴訟,重新起訴,以避免喪失證據權的后果,屬于惡意規避法律。如果重新獲取證據的證據效力得到承認,舉證期限的規定將名存實亡。當然,有些人認為起訴和撤訴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應該被允許。舉證期限的規定是根據訴訟的特定階段進行的,即其最終效力存在于一個案件或同一案件的特定程序中。當事人處分權與舉證期限之間的關系并不矛盾。回避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當事人的基本權利,是當事人處分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法院不得干預。舉證時限在一個案件的訴訟過程中發揮作用,即一個具體案件的一審、二審和再審,但不包括其他案件的訴訟和單獨訴訟。同一證據在不同訴訟中的適用不受前一訴訟舉證期限的限制
確立舉證期限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訴訟程序的穩定性。根據及時出示證據的原則,當事人應當在法律或者法院規定的期限內,及時、公開地向對方當事人展示、披露自己提起訴訟的證據,這是現代訴訟秩序穩定和正當程序確立的一種行為模式,防止當事人進行證據搜查。舉證期限的規定不能剝奪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訴訟的起止和訴訟標的由當事人決定,法院不得干預。起訴和撤訴取決于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的表現。法院的審判應當有限,不得根據職權變更或者更換判決,否則將構成對當事人處分權的侵犯。此外,在本案中,人民法院應當有相應的法律依據予以受理。訴訟法明確規定當事人撤回訴訟或者人民法院按照撤回訴訟的規定處理后,當事人以相同的訴訟請求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因證據不足撤回訴訟后,在訴訟時效內再次起訴是否應當受理的批復》也明確表示,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由此可見,回避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當事人的基本權利,是當事人處分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法院不得干預。證據不足難以勝訴,這是當事人撤回訴訟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在許多情況下,原告在訴訟過程中確實發現證據不足,為實現自身利益而撤回訴訟,其中一些根本不是惡意規避法律;根據自治原則,即使法院認定原告以逃避法律為由撤回訴訟,只要不損害國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法院也應當允許撤回訴訟。撤回合法的,法院應當無故阻止。由于法律存在漏洞,不能將其視為當事人惡意規避。因此,《民事訴訟法》第114條關于“判決宣告前,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批準原告的撤訴申請”的理解應當是,在正常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批準原告的撤訴申請,除非原告申請撤訴時被告提出反訴;或者涉及違法犯罪的;或者有證據證明原告惡意行使訴訟權利的,人民法院不得撤回訴訟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舉證期限屆滿,原告撤銷。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一般來說,如果你想撤回訴訟,你需要在舉證期限內提出。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