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彩禮需要返還
對于彩禮糾紛的解決,首先是要確定彩禮的范圍,婚姻雙方在婚前贈與財產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過程:雙方見面贈與見面禮,雙方確定婚姻關系后訂婚時送彩禮,農村叫過段錢;雙方準備結婚選訂結婚日期送彩禮,農村叫送日子錢;舉行婚禮前送嫁妝錢,或送金銀首飾,電器物質,或購房子錢;舉行婚禮時過橋過路錢等;另外還有雙方共同生活花費及置辦酒席錢。由于雙方當事人在認知角度上的不同,在司法實踐中,這往往也是爭議的焦點。對此,筆者認為,
1、雙方共同生活花費不應當算入彩禮范圍內。
2、置辦酒席,互贈禮物不應當算入彩禮范圍內。生活消費,是為了兩人共同生活得正?;ㄙM,置辦酒席是舉行婚禮的必要費用。因此,此種花費應當屬于雙方為了締結婚姻的正常消費,不能算作彩禮。對于非金錢的彩禮,比如首飾,家電等,如果確實為一方所提供,可以認定為彩禮,進行分割,或作價補償。
二、誰可以起訴返還彩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0條規定,提起訴訟,要求返還彩禮的應該是當事人。對于已經締結婚姻的,在離婚時要求返還彩禮的原被告自然是締結婚姻的男女雙方,不過對于已經給付彩禮但締結婚姻的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的要求返還彩禮的案件,筆者認為,在此,對“當事人”應該做擴張解釋,即當事人也應該包括締結婚姻雙方當事人的父母。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兒女的婚姻被認為是終生大事,一般由父母一手操辦,送彩禮也大都由父母代送,且多為家庭共有財產。
而在訴訟中大多數也是由當事人本人或父母起訴,因此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防止應訴方以起訴人不適格作為抗辯,應當對“給付方”作擴大解釋。同時,對于被告的確定問題也應引起注意,在實踐中,訴訟方也通常把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承擔連帶責任,這種做法是可取的。
在習俗中,一般是父母送彩禮,也是父母代收彩禮,即使由本人親自接收,兒女為表孝心,感激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也會將一部分交由父母。因此,為了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訴訟中當事人雙方可以是為締結婚姻男女雙方的父母。另有一種情況,媒人與收受彩禮方有利害關系,不認可將彩禮交送收受彩禮方,但給付方委托媒人遞交彩禮,是否將媒人列為被告?這是可取的,因為按民法原理媒人屬不當得利人,無償享有彩禮,未完成委托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