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網站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2007年6月18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規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
調整涉及2831項商品
根據公布的數據,這次政策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取消了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主要包括: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鹽和水泥等礦產品、肥料、染料等化工產品、金屬碳化物和活性碳產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產品、非合金鋁制條桿等簡單有色金屬加工產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機動船舶。
二是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主要包括:服裝、鞋帽、箱包、玩具、紙制品、植物油、塑料和橡膠及其制品、部分石料和陶瓷及其制品、部分鋼鐵制品、焦爐和摩托車等低附加值機電產品、家具以及粘膠纖維。
三是將10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改為出口免稅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畫、雕飾板、郵票和印花稅票。
此次政策調整無過渡期
鑒于這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以緩解外貿順差過大為主要政策目標,考慮到去年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設置過渡期出現的問題,這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沒有設置過渡期,而是將調整的政策內容提前一定時間對社會公布,以使企業有提前準備時間。同時,考慮到一些造船合同和對外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期限較長,價格難以調整,因此,規定對此前已經簽訂的船舶出口合同和工程中標或已經簽訂的價格上不能更改的長期對外承包工程合同涉及的出口設備和建材,于2007年7月20日前在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登記備案的,準予仍按原出口退稅率執行完畢。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2006年9月,財政部曾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和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的通知》,對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作了調整。當時考慮到政策調整的品種較多,涉及面較大,一些已經簽訂的出口合同在價格上難以更改,為減少企業損失,平穩過渡,特別規定了三個月的過渡期,但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虛假合同,影響了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效果,也造成了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因此這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沒有設置過渡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到退休年齡被辭退有賠償金嗎
2021-02-15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