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國待遇原則是關貿總協定的基本原則之一。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成員方之間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即關貿總協定的締約原則是:一個成員給予另一個成員方的貿易優惠和特許必須自動給予所有其他成員。作為關貿總協定的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對規范成員方間的貨物貿易,推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惠國待遇的概念
《1994年關貿總協定》承襲《1947年關貿總協定》的規定,規定了成員之間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按照《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一部分第1條第1款規定:最惠國待遇是指一成員方對于原產于或運往其他成員方的產品所給予的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都應當立即無條件地給予原產于或運往所有任一成員方的相同產品。換言之,一國(或地區)根據條約給予另一國(域地區)的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無論在現在或將來,都不應低于其給予任何其他第三國(或地區)的各種優惠待遇。
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基本點是要求在世貿組織成員間進行貿易時彼此不得實施歧視待遇,大小成員一律平等,只要其進出口的產品是相同的,則享受的待遇也應該是相同的,不能夠附加任何條件,并且這種相互給予的平等的最惠國待遇應當是永久性的。例如,日本、韓國、歐盟都是世貿組織的成員,則其相同排氣量的汽車出口到美國時,美國對這些國家的汽車進口要一視同仁,不能在他們中間搞歧視待遇。如果美國的汽車進口關稅是5%,則這幾個國家的汽車在正常貿易條件下,美國均只能征收5%的關稅,不能對日本征收5%,而對韓國、歐盟征收高于或低于5%的關稅。
最惠國待遇的分類
最惠國待遇早在12、13世紀所簽訂的一些雙邊貿易條約中就已出現,并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雙邊貿易條約的不斷增加而普遍流行起來,其適用范圍也早已超出國際貿易領域,向國際運輸、國際投資、領事職權和國際私法等方面延伸。
現代最惠國待遇體現著在締約方之間消除差別待遇,在機會均等的基礎上開展貿易競爭、推動自由貿易發展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它對現代國際貿易體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國際貿易交易活動的擴大,起了重要的作用。
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原則是在貨物貿易領域首先確立、完善和發展起來的,是一種無條件的多邊最惠國待遇原則,它與雙邊貿易協定基礎上的最惠國待遇有顯著區別。了解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的精神和宗旨,必須了解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分類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