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1、協商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傷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加50%,絕癥加100%)
3、不能勝任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觀變化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6、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的50%)
(二)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賠償金
賠償金=經濟補償金總和×n=工作年限×月工資×(1+50%)×n(1
(三)因用人單位不訂合同或合同無效賠償金,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1=應得工資收入×25%賠償金2=醫療費用×25%
經濟補償計算基數中工資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
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解除勞動合同得到的經濟補償金需要繳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明確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夫妻婚后房產公證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2-12行政處罰聽證在報紙上公告多長時間
2020-11-16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