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后需支付相關費用
依據勞動法的這些規定,跳槽者解除與原單位的勞動合同,必須符合上述關于協商解約、預告解約、無條件解約的條件。
《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所以,跳槽者未按勞動法規定的條件解除與原單位的勞動合同就到其他單位工作,給原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承賠償責任。
勞動者應賠償的損失,依據《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四條規定包括:
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解除與原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時,最經常發生爭議的是關于培訓費用的問題。勞動部1995年10約10日在《關于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處理依據問題的復函》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出資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職工提出解除與單位的勞動關系的,如果在試用期內,則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如果試用期滿,在合同期內,則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具體支付方法是:約定服務期的,按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以履行的和同期限遞減支付;沒有約定合同期的,按5年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服務期限遞減建支付;雙方對遞減計算方式已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如果合同期滿,職工要求終止合同,自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勞動合同對有關費用有特別的約定,即使是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應依據合同的規定,償付用人單位相關的費用。
承擔保密義務
《勞動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用人單位也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逮捕后羈押期限是多久
2020-11-17股東能否將股權質押給被投資公司
2020-12-29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