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拖航中的損害賠償責任怎樣劃分
1.承拖方與被拖方之間的責任劃分
當拖航合同中沒有上述關于責任劃分的條款時,應當按照各國法律的規定來確定,通常有指揮原則和過失原則兩種劃分方法。
指揮原則,是指由負責指揮拖航作業的一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指揮拖航作業的可以是承拖方,也可以是被拖方。負責指揮的一方如能證明本人或其受雇人員對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則可以不負賠償責任,但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過失原則,指對于被拖方或承拖方在海上拖航過程中遭受的損害以過失為基礎來確定損害賠償責任的歸屬?!逗I谭ā返?62條規定,在海上拖航過程中,承拖方或者被拖方遭受的損失,由一方的過失造成的,有過失的一方應當負賠償責任;由雙方過失造成的,各方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負賠償責任。
2.承拖方、被拖方與第三方之間的損害賠償責任
如果在海上拖航過程中造成第三者的損害,例如,拖輪或被拖物碰撞他船,造成他船的損害,承拖方和被拖方的賠償責任按侵權行為的責任原則確定?!逗I谭ā返?63條規定,在海上拖航過程中,由于承拖方或被拖方的過失,造成第三人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承拖方和被拖方對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3.承拖方的免責事由
在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一般將承拖方的免責事由視為任意性規范,鼓勵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合同無相關約定時,才適用法律規定。
在國際上所通行的拖航格式合同中,對于承拖方能否享受過失免責的規定不盡相同,如日本航運交易所的承包式拖航合同和中國**公司日租式拖航合同規定,對被拖物和第三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失,即使是由于拖船所有人或拖船船員或拖船上其他工作人員的(包括引航員的)的過失,或由于拖航設備的潛在缺陷所致,均由被拖方承擔責任。
4.我國海商法關于承拖方免責的規定
《海商法》第158、159條規定,起拖前或拖航中,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不能歸責于雙方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雙方均可以解除合同,并互相不負賠償責任。
《海商法》第162條規定,經承拖方證明,被拖方的損失是由下列原因之一所致,承拖方不負賠償責任:(1)拖輪船長、船員、引航員或者承拖方的其他受雇人、代理人在駕駛拖輪或管理拖輪中的過夫的;(2)的拖輪在海上救助人命或企圖救助人命或財產時的過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客乘坐客車時出現自身財產損失誰來負責
2020-11-25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承包地可以隨便棄耕嗎,棄耕承包地的現象該怎樣處理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