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救助義務
(一)海難救助的概念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客貨運費的全部或部分,由外來力量對其進行救助的行為,而不論這種行為發生在任何水域。
(二)海難救助的構成要件
1.存在海上危險。海難救助必須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而且,被救助的船舶或其他財產必須處于真實的危險當中。
2.救助標的是法律所認可的。船舶是海難救助中最常見的對象。海商法特別規定,船舶是指該法第3條所指的船舶以及與其發生救助關系的任何其他非用于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舶。因此,如果是船舶間的救助,救助的一方必須是海商法第3條規定的,20總噸以上的并非用于軍事的、政府公務的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另一方則可以是任何非用于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舶,包括內河船和20總噸以下的小船等。
船舶以外的其他財產應該是海上財產,即任何非永久地和非有意地依附于岸線的財產,包括有風險的運費。所謂有風險的運費是指到付運費,因為這種運費的支付是以貨物到達目的地為支付前提的,如果貨物不能安全送達,則不予支付,因此對應收運費的承運人構成一種損失。但是,海商法對海難救助的法律規定不適用于海上已經就位的從事海底礦物資源的勘探、開發或者生產的固定式、浮動式和移動式近海鉆井裝置。
海難救助的對象限于財產,對人命進行救助是人道主義的行為,是每個人應有的道義責任,因此,對海上人命的救助不應適用海難救助的相關法律制度。但為了獎勵對人命的救助,如果在救助海上財產的同時也救助了人命,人命救助者也有權從財產救助者應得的報酬中分享一定的份額。
3.有自愿而為的施救行為。施救行為可以多種多樣,但必須是自愿的,不能是基于既有的義務而為的行為。如船員對本船在遇險時提供的勞動,引航員對船舶的引領,國家消防職能部門進行的滅火等行政行為,都不是海商法上的施救行為。
專業救助公司或專門為救助作業而設計的船舶進行的救助,并不違背自愿原則。由于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的原因,在我國沿海發生的許多救助行為都是由國有船舶進行的,或是在我國港口當局的指揮、控制下進行的,這種救助也并不違背救助的自愿性質,仍然應該適用海難救助的法律加以調整。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海難救助的概念和構成要件的法院的內容,海難救助又可以被稱海上救助,他指的是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客貨運費的全部或部分,由外來力量對其進行救助的行為,對于他的解釋,想必已經有所了解了,還想要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可以登錄律霸網咨詢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什么叫醫療事故,什么叫醫療糾紛
2020-11-21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廉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如何能夠讓拆遷方主動找你進行拆遷談判
2020-11-15遇到拆遷,應該怎么與拆遷方談判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