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種情況下可以變更普通合伙事務執行人
依據我國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受委托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不按照合伙協議或者全體合伙人的決定執行事務的,可以變更普通合伙事務執行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第二十八條?由一個或者數個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應當定期向其他合伙人報告事務執行情況以及合伙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其執行合伙事務所產生的收益歸合伙企業,所產生的費用和虧損由合伙企業承擔。
合伙人為了解合伙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有權查閱合伙企業會計賬簿等財務資料。
第二十九條?合伙人分別執行合伙事務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可以對其他合伙人執行的事務提出異議。提出異議時,應當暫停該項事務的執行。如果發生爭議,依照本法第三十條規定作出決定。
受委托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不按照合伙協議或者全體合伙人的決定執行事務的,其他合伙人可以決定撤銷該委托。
執行事務合伙人與普通合伙人區別
1、成為條件不同:
執行事務合伙人一定是普通合伙人,但普通合伙人未必是執行事務合伙人;
普通合伙人是合伙人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成為的,而執行事務合伙人是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伙人決定,委托一個或者數個合伙人對外代表合伙企業,執行合伙事務的人。
2、權限來源不同:
普通合伙人的權限來源于合伙協議以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事務合伙人執行事務的權限源自于全體合伙人之委托授權,執行事務合伙人與包括普通合伙人在內的全體合伙人之間建立起一種委托法律關系,該等委托法律關系受到有關法律規則的約束。
3、權利不同:
普通合伙人沒有對外執行合伙事務的權利,但是?不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有權監督執行事務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的情況。執行合伙人以公司的名義對外執行事務,其執行合伙事務所產生的收益歸合伙企業,所產生的費用和虧損由合伙企業承擔。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受委托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不按照合伙協議或者全體合伙人的決定執行事務的,可以變更普通合伙事務執行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只有購房合同離婚后法院怎么判
2021-01-20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