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終止發現合同欺詐可不可以起訴
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前置,必須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七十九條?【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合同欺詐法律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犯罪刑事責任。
侵權民事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的侵權民事責任,主要方式有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害:
第一,對于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于受害人為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
第二,對由于欺詐行為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三,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
違法行政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的干擾使相對人的意思按照欺詐行為人設計的模式運行,相對人表達的意思實際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地位平等,破壞了等價交換的原則,破壞了交易的自愿性,破壞了社會信用。合同欺詐行為使參加交易的人沒有安全感,使市場運行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欺詐行為的行政法律責任,一是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懲罰強制教化;二是對嚴重違法的要吊銷營業執照,實行市場禁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犯罪刑事責任
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屬于民法和合同法調整范圍,其承擔的是一種民事責任。但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如果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及應受刑罰處罰性這三種性質時,行為人承擔的就不只是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對于勞動合同引起的糾紛而言大部分情況下首先應該做的是申請勞動仲裁,在勞動仲裁之后才可以申請民事訴訟,人對于合同欺詐行為而言如果情況較為嚴重的可以直接起訴建議這種情況下也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強制拆除的哪個部門管
2020-11-16一書四方案到底是主動公開,還是依申請公開
2021-01-04拆遷房產糾紛產生的原因
2021-02-08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舊城改造拆遷,房屋應該怎么評估
2020-12-25老人去世房子拆遷子女怎么過戶
2020-12-19征地批文屬于政府主動公開的信息嗎
2020-11-09農民拆遷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