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單個的自然人和公司法人相比,合伙具有以下特征:
(一)合伙協議是合伙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礎
如果說公司是以公司章程為成立基礎,那么合伙就是以合伙協議為成立基礎。但公司章程與合伙協議在性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公司章程是公司組織和行為的基本準則,是公司的“憲法”,具有公開的對外效力,其功能主要是約束作為法人組織的公司本身,而合伙協議是處理合伙人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內部法律文件,僅具有對內的效力,即只約束合伙人,合伙人之外的人如欲入伙,須經全體合伙人同意,并在合伙協議上簽字。所以,合伙協議是調整合伙關系、規范合伙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處理合伙糾紛的基本法律依據,也是合伙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礎,此即合伙的契約性。當然,合伙協議的訂立方式既可以是書面協議,也可以是口頭協議,但根據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合伙企業的合伙協議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如果合伙人之間未訂立書面形式的合伙協議,但事實上存在合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了事實上的合伙營業,仍然視為合伙。
(二)合伙須由全體合伙人共同出資、共同經營
1.出資是合伙人的基本義務,也是其取得合伙人資格的前提。與公司不同的是,合伙出資的形式豐富多樣,比公司靈活,公司股東一般只能以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和知識產權等四種方式出資,而合伙人除了可以上述四種方式出資外,還可以勞務、技術、管理經驗、商譽甚至以不作為的方式出資,只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即可。
2.合伙人共同經營是合伙不同于公司的又一特征,公司的股東不一定都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甚至不從事公司的任何營業行為,而合伙人必須共同從事經營活動,以合伙為職業和謀生之本。若相互之間無共同經營之目的與行為,則縱使有某種利益上的關聯,也非合伙,如約定一方為另一方設定擔保或基于約定由一方獨立處理經營事務而另一方坐分利潤,不參與經營,則均非合伙,而是其他法律關系。所以可以說,合伙人之間是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關系,合伙的一些具體制度如競業禁止等即是基于此而產生的。當然,有限合伙企業的情形有所不同,有限合伙人可以不參加合伙企業的營業,不執行合伙事務。
3.合伙從事的行為一般是具有經濟利益的營業行為。
無論是民事合伙還是商事合伙,合伙人的目的都是為了營利,特別是依據合伙企業法成立的合伙企業,屬于商事合伙的性質,從事營利性行為,是一種營利性組織。
(三)合伙人共負盈虧,共擔風險,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這也是合伙與公司的主要區別之一。公司股東按其出資比例和所持股份分享公司利潤,當公司資不抵債時,股東只以其出資額為限或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合伙人則既可按對合伙的出資比例分享合伙贏利,也可按合伙人約定的其他辦法來分配合伙贏利,當合伙財產不足以清償合伙債務時,合伙人還需以其他個人財產來清償債務,即承擔無限責任,而且任何一個合伙人都有義務清償全部合伙債務(不管其出資比例如何),即承擔連帶責任。
合伙是一種古老的商業組織形態。歐洲中世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合伙經營日益普遍,合伙形式也得到了新的突破,合伙的團體性質得到了增強。到了近現代,雖有公司這一萌生于合伙的營利性法人組織的出現,但合伙并未因此退出歷史舞臺,作為獨立的聯合經營形式,它在各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中以合伙契約的形式被確立為一種基本民事制度;與此同時,在英美法系國家,合伙的性質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如美國統一合伙法,一方面將合伙作為一種個人聯合體,另一方面又使它具有法人的各種基本特征。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合伙因其聚散靈活的經營形式和較強的應變能力,普遍受到各國法律的重視,已成為現代聯合經營所不可缺少的形式之一。
合伙企業的特征
(1)生命有限。合伙企業比較容易設立和解散。合伙人簽訂了合伙協議,就宣告合伙企業的成立。新合伙人的加入,舊合伙人的退伙、死亡、自愿清算、破產清算等均可造成原合伙企業的解散以及新合伙企業的成立。
(2)責任無限。合伙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對債權人承擔無限責任。按照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責任,合伙企業可分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普通合伙的合伙人均為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例如,甲、乙、丙三人成立的合伙企業破產時,當甲、乙已無個人資產抵償企業所欠債務時,雖然丙已依約還清應分攤的債務,但仍有義務用其個人財產為甲、乙兩人付清所欠的應分攤的合伙債務,當然此時丙對甲、乙擁有財產追索權。有限責任合伙企業由一個或幾個普通合伙人和一個或幾個責任有限的合伙人組成,即合伙人中至少有一個人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負無限責任,而其他合伙人只能其出資額為限對債務承擔償債責任,因而這類合伙人一般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
(3)相互代理。合伙企業的經營活動,由合伙人共同決定,合伙人有執行和監督的權利。合伙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伙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伙人承擔民事責任。換言之,每個合伙人代表合伙企業所發生的經濟行為對所有合伙人均有約束力。因此,合伙人之間較易發生糾紛。
(4)財產共有。合伙人投入的財產,由合伙人統一管理和使用,不經其他合伙人同意,任何一位合伙人不得將合伙財產移為他用。只提供勞務,不提供資本的合伙人僅有僅分享一部分利潤,而無權分享合伙財產。
(5)利益共享。合伙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取得、積累的財產,歸合伙人共有。如有虧損則亦由合伙人共同承擔。損益分配的比例,應在合伙協議中明確規定;未經規定的可按合伙人出資比例分攤,或平均分攤。以勞務抵作資本的合伙人,除另有規定者外,一般不分攤損失。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傷情鑒定收費嗎
2020-11-20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