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中保密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保密協議一般包括保密內容、責任主體、保密期限、保密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條款。
保密協議可以分為單方保密協議和雙方保密協議。單方保密協議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負有保密義務的協議。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簽訂保密協議是企業對自己的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的常用手段之一。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簽訂競業協議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當私募投資者對企業產生興趣,需要進一步深層次了解企業,確認投資意向時,為了保護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在私募投資者了解企業商業秘密時所簽訂的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稱為私募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中的保密期限有多長
許多企業認為員工在任職期間對企業有保密義務,而員工離職之后,便不再負有保密義務,實際上這些認識是不全面的。保密協議中的商業秘密無論是在任職期間還是離職后,知悉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都負有保密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
員工在離職之后,若擅自公開或使用,則構成侵權,嚴重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而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離職之后,員工一般不負有保密義務。很多企業通常約定保密期限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2至3年,這樣的約定會給員工造成誤解即離職后過了2至3年后即可公開或使用商業秘密了,這樣的約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業應區別約定,對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無限期期間;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約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通常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其中就會有關于保密的約定,但也不排除有的單位與單獨與勞動者簽訂保密協議,而其中的內容,則一般都是圍繞保守單位商業秘密而進行的。通常保密協議中約定的期限是不超過兩個月的。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拆遷沒有協商有強制評估嗎
2021-03-11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國家對拆遷安置補償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2拆遷許可證訴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2拆遷補償協議在哪些情況下不能簽字
2021-03-19拆遷評估報告怎樣才是合法的
2021-01-07搬遷獎勵最多可領房子評估價的15%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