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勞動合同對判緩刑的職工怎么處理
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對于被依據(jù)追究刑事責任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且不需要對勞動者進行經(jīng)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guān)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wù)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jīng)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判決緩刑的條件
1、適用緩刑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適用緩刑的對象只能局限于罪行較輕的犯人。在我國主刑中,管制是最輕的一個刑種,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種不關(guān)押的刑種,因此失去了適用緩刑的必要性。適用緩刑的對象,刑罰為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人民法院的宣告刑,而不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法定刑。
緩刑的禁止性條件是犯罪分子是累犯。累犯之所以不適用緩刑,是因為累犯主觀惡性較深,不易教育改造,社會危害性較大。
2、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屬于累犯。這只是適用緩刑時必須遵守的對象條件,但它并不意味著所有被判處這種特定刑罰的犯罪分子,都應(yīng)當宣告緩刑。適用緩刑的實質(zhì)條件,必須是犯罪情節(jié)不很嚴重,主觀惡性不深,并且具有悔罪表現(xiàn)。
3、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宣告緩刑的推定條件。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宣告緩刑所期待的重要目標的宗旨,同時,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實際上是指罪犯不存在再犯罪的趨勢或再犯罪的可能性。認定罪犯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僅僅是一個可能性的預(yù)測。但是,這種可能性的預(yù)測不能主觀臆斷,應(yīng)當依據(jù)客觀事實進行綜合論證。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沒有書面合同對方不認貨款怎么辦
2020-11-10公司經(jīng)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quán)質(zhì)押嗎
2021-03-23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探望權(quán)”與“家庭暴力”
2021-02-25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實習(xí)協(xié)議期是多久
2021-03-18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diào)崗
2021-02-01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yīng)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