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簽了勞動合同,上了一天班不辭職之后就自離,通常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自動離職事實的確認
認定勞動者自動離職應把握三點:第一,勞動者有離開企業且在規定時限內不愿回企業的主觀意愿;
第二,未履行相關手續或雖履行了手續但未經企業批準;
第三,超過規定的時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和《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均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作為管理者,用人單位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故用人單位應就其有關職工“自動離職”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
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第十四條規定:“勞動者主張被用人單位口頭辭退,而用人單位主張是勞動者自動離職,由用人單位就勞動者自動離職的事實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的,由其承擔不利后果。”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提供制作完備的考勤表來證明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未提供勞動的事實。
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的原因是勞動者的違法行為,在審查這類案件時,不僅要強化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防止用人單位違法解除不存在自動離職事實的勞動者,也要考慮用人單位在勞動者自動離職的情形下作出解除勞動合同行為,防止企業損失擴大,維護用工穩定。如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技術、管理骨干不顧企業利益擅自“跳槽”,這就不僅僅是按自動離職處理,還要按勞動法規追究其賠償責任;如企業生產富余職工多,在認定時就需多加分析,著重考察員工未提供勞動是否具有正當理由。
對于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就規定,對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未辦理請假手續,擅自離崗連續超過十五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已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無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共有人能單獨做抵押嗎
2020-11-11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