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互負債務債權轉讓怎樣進行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81?條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1、明示轉讓方式?所謂明示轉讓方式,是指讓與人明確告知受讓人原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無效或已被確認無效,并按照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將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轉讓給受讓人的債權轉讓方式。這種轉讓方式還可分為兩種情形:
(1)原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已被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無效,且對合同各方的財產返還以及無效合同的賠償等作出裁決,債權人將判決或仲裁裁決中確認的屬其享有的財產權利轉讓給受讓人。依常理論,轉讓標的經過司法的確認,增加了公信力,法律關系也更加明晰,這種轉讓方式的效力更不應存在問題。但在實踐中,由于民間對于金融不良債權轉讓?“一案暴富”的仇視、輿論對于“買賣判決書”的反感、政府對國有資產流失和司法腐敗的擔憂,法院受到強大的壓力,在這個問題上走向了極端。有的法院一刀切地直接否認債權轉讓的效力,有的法院用暫緩受理、暫緩執行方式間接否認債權轉讓的效力。筆者認為,既然選擇了債權轉讓的方式處置金融不良債權,就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因此而損害司法的權威。
(2)原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雖未經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無效,但各方依據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對各方財產的返還以及合同無效的賠償達成協議,債權人將協議中的財產返還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轉讓給受讓人。?在明示轉讓方式中,讓與人明確表示、受讓人明知轉讓的就是基于合同無效的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此時作為轉讓標的的財產返還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以獨立的、明確的債權形式存在的,認定其轉讓效力相對比較簡單。
2、默示轉讓方式?所謂默示轉讓方式,是指讓與人未告知受讓人原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無效的情況下,實質上基于合同無效的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隨形式上的合同權利轉讓給受讓人的債權轉讓方式。?默示轉讓方式是金融不良債權轉讓中最為普遍的轉讓方式,也是產生糾紛最多的轉讓方式。在默示轉讓方式中,讓與人形式上轉讓的是基于合同有效而產生的債權,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隱于其中,故筆者把稱之為“默示轉讓”。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如何隱于其中并伴隨轉讓的?是否有法律依據?有的學者認為,“在擔保合同無效的情形,如果擔保人有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所擔保的主債權移轉的,債務人對擔保人的賠償請求權也應移轉,其理由于擔保合同有效時擔保債權的移轉相同”。該觀點將財產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視為一種從權利,其依據是《合同法》第81?條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據此,在轉讓合同權利時從屬于主債權的從權利,如抵押權、利息債權、定金債權、違約金債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也將隨主債權的移轉而發生移轉。
根據律師小編對于合同無效互負債務債權轉讓怎樣進行的相關介紹,我們清楚的知道,若想進行債權轉讓那么必須是合法有效的債權,而對無效合同當中的債權來說,很明顯是不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的。
二、合同無效互負債務
(一)金融不良債權作為債權的一種,其轉讓是指在不改變金融不良債之關系的前提下,債權人通過協議將金融不良債權全部或部分地轉讓給第三人,第三人支付對價的行為。
俗話說“白紙黑字,欠債還錢”,借款合同一般法律關系明晰,爭議不大。與借款合同相比,擔保合同無效的情形更為常見多發,幾乎囊括了擔保法規定的擔保無效的所有情形,主要包括保證主體不適格、抵押財產不合法、抵押程序不合法、質押程序不合法等等。合同無效后產生的后果有二,其一為合同當事人對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其二為因合同無效受到損失的合同當事人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關于財產返還請求權的性質,在學術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返還財產屬于債權性質的不當得利請求權。因為合同已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合同關系已失去拘束力,這樣當事人所接受的履行便因為缺乏合法根據而成為不當得利。
金融不良債權而言,財產返還即金錢返還,金錢不具備實物的不可替代性,不存在原物返還一說,返還財產的請求權理解為不當得利的債權請求權更為合理
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在形態上主要表現為返還借款的請求權,當然這種返還借款的請求權和基于有效合同的返還借款請求權在內涵和外延方面均有區別。?關于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性質,實際上是《合同法》第42?條規定的基于締約過失所產生的請求權,是一種債權性質的請求權。就金融不良債權而言,其表現形態主要是因借款合同或擔保合同無效對有過錯的債務人或擔保人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合同無效情形下的金融不良債權是否具有可讓與性,取決于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是否對其讓與進行限制。
1、?依債權性質:?依其性質不得轉讓的債權主要是指一經讓與就會改變債的同一性或不能達到債權目的的債權,主要包括根據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以選定的債權人為基礎發生的合同權利、從權利。?財產返還請求權若定性為不當得利的債權請求權,顯然不屬于上述范疇,基于民法領域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當然可以轉讓。即使將其定性為物上請求權,仍然可以轉讓。物上?請求權的可讓與性可從指示交付制度中窺見一班。作為擬制交付的一種,指示交付就是一種財產返還請求權的讓與。讓與動產所有權,如其動產為第三人占有,出讓人應將請求第三人返還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出讓人將返還請求權讓與,視為實際交付,受讓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由此可見,返還財產請求權作為物上請求權也是可以轉讓的。
2、依當事人約定:?在金融實踐中,還大量存在債務人和債權銀行之間約定禁止債權轉讓情形,這種情形在擔保人和債權銀行之間尤為多見,對此如何處置存在重大的分歧和困惑。筆者認為,一方面,我們應肯定當事人之間約定禁止轉讓的合同自由,我國現行法和司法實踐均承認這種特約在當事人之間的效力。另一方面,從最大程度地鼓勵交易、促進債權自由流轉的角度出發,需要根據債權的性質對禁止債權轉讓特約的范圍進行限制。?在金融不良債權市場中,對于基于政策調整、法律規定、法院裁判的要求等進行債權轉讓的情況,即使同樣采取了合同轉讓的方式,均應當排斥當事人之間禁止轉讓的約定。因為在這類情況下存在公共利益因素的介入,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有時也是被動的,并非主觀故意違約。例如依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財政部發布的《關于把農業發展銀行扶貧、開發等專項貸款業務劃歸農業銀行的通知》而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債權轉讓給中國農業銀行;依據《金融**管理公司條例》等法規而將四大國有銀行的債權轉讓給四大金融**管理公司。對此,最高人民法院也通過司法解釋進行了相應調整,《關于金融**管理公司收購、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第2?條規定:“國有商業銀行(包括國有控股銀行)向金融**管理公司轉讓不良貸款,或者金融**管理公司收購、處置不良貸款的,擔保債權同時轉讓,無須征得擔保人的同意,擔保人仍應在原擔保范圍內對受讓人繼續承擔擔保責任。擔保合同中關于合同變更需經擔保人同意的約定,對于債權人轉讓債權沒有約束力。”?同時,前文所述的合同無效情形下的金融不良債權是一種法定權利,其內容和行使方式應當由法律規定而不是由當事人自由約定,更不能通過約定剝奪之。
3、依法律規定:?某些債權的轉讓違背社會公共利益或善良風俗,許多國家通過立法或者判例予以禁止。實際上,法律規定禁止轉讓的債權往往也是依其性質不得轉讓的債權,只是其具有典型性而由法律明確規定之。例如,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91?條的規定,依照法律規定應由國家批準的合同,當事人在轉讓權利義務時,必須經過原批準機關批準;如原批準機關對權利的轉讓不予批準,該權利的轉讓無效。基于對合同無效情形下的金融不良債權的性質分析,其顯然不屬于此類債權范疇,同時也沒有法律法規明確禁止轉讓。
綜上所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轉讓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對于合同無效情況下的金融不良債權,由于其本身是沒有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來限制甚至禁止它的轉讓,因此它具有可讓與性。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驅逐出境屬于聲譽罰嗎
2020-11-17姘居和事實婚姻有什么不同
2021-03-07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