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簽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失怎么辦
用人單位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應按有關規定賠償:
(一)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二)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三)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四)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其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五)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為了破解實踐中事實勞動關系的泛濫和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的頑疾,《勞動合同法》強調勞動合同的書面化,不管訂立、變更、解除、終止一律采取書面形式。《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也作了與此相關的實施規定。
其他賠償規定:
1、《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最長應支付11個月雙倍工資,用工之日起滿一年還未簽定勞動合同,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賠償金。
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主要有兩種:
(1)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但是用人單位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責任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