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雙方均擔責
核心提示:
礦產資源開采關系到了國民經濟的命脈、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以及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有效利用。關于礦產資源的開采,國家設定了行政許可制度。依法享有采礦權的主體,礦產資源主管部門為其頒發采礦許可證。采礦權依法可以轉讓,采礦權轉讓協議是否可以與采礦許可證許可的內容相沖突?本文結合以下案例進行解析。
案情簡介:
A公司依法取得了某縣一錳礦的采礦權,采礦許可證限定其年開采量是3萬噸。2003年7月16日,A公司與張某簽訂了《錳礦轉讓合同書》,約定將A公司擁有的錳礦轉讓給張某,開采期限為3年。該轉讓協議約定,張某每年開采量須在6萬噸以上,否則構成違約。由于張某第一年開采量尚未達到合同約定的6噸以上,因而該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A公司以張某違約為由訴至法院,要求解除錳礦轉讓合同。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雙方簽訂的轉讓合同合法有效,張某未按照合同約定年開采6萬噸以上錳礦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張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轉讓合同約定的年采礦量超過了采礦許可證核定的年采礦量,是違法的,對此A公司和張某都存在締約過失,均應承擔相應的締約過失責任。
律師點評:(李*建河北凌眾律師事務所主任)
對礦產資源的開采屬于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依據我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礦產資源的開采應實施行政許可,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及個人應當在采礦許可的范圍內進行采礦,超出行政許可范圍進行采礦的屬于違法行為。A公司在采礦轉讓協議中約定張某年開采量6萬噸以上,超出采礦許可的3萬噸年開采量范圍,屬于違反我國行政許可的行為。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因此,協議中對年采礦量的約定條款無效,由于該違法約定的條款是本合同的主要條款,該條款致使該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此合同不得繼續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直接繼承顯名股東名下的股權
2020-12-04合同履行中的抵銷權屬于抗辯權嗎
2020-12-27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