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約定的損害賠償上限有效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合同約定損害賠償上限的,只要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違約責任有哪些免責事由
免責事由也稱免責條件,是指當事人對其違約行為免于承擔違約責任的事由。合同法上的免責事由可分為兩大類,即法定免責事由和約定免責事由。法定免責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不需要當事人約定即可援用的免責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約定免責事由是指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
不可抗力的要件為:
(1)不能預見,即當事人無法知道事件是否發生、何時何地發生、發生的情況如何。對此應以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準加以判斷;
(2)不能避免,即無論當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盡了最大努力,也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發生;
(3)不能克服,即以當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條件無法戰勝這種客觀力量;
(4)客觀情況,即外在于當事人的行為的客觀現象(包括第三人的行為)。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約定損害賠償上限的,只要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財產鑒定如何收費
2021-01-03員工不服處罰如何解決
2021-02-14司法賠償案件必須組成合議庭嗎
2020-12-19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工傷報銷怎么弄
2020-12-08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