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損失繼續履行合同可否并用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賠償損失和繼續履行合同兩種違約責任承擔方式是可以并用的,合同當事人可以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后繼續履行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拒絕履行】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行為有哪些
違約行為,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義務的行為。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即構成違約行為。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對違約行為可以作出如下的分類:
一是,單方違約和雙方違約。這是根據違約行為的主體進行的分類。所謂單方違約,是指違約是由一方當事人的行為造成的。在單方違約的情況下,應由一方承擔違約責任。所謂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都構成違約。
二是,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這是根據違約行為所致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的分類,這種分類標準突出了違約行為與合同目的間的相互關系。所謂根本違約,是指一方的違約致使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或違約行為后果嚴重。所謂非根本違約,是指一方的違約并沒有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或者使其遭受重大損害。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另一方享有單方解除權;而在非根本違約的情況下,非違約方可以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但不能解除合同。
三是,預期違約和實際違約。這是根據違約行為發生的時間進行的分類。所謂預期違約是指在履行期到來之前的違約,包括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所謂實際違約,是指在履行期到來以后因為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而構成違約。盡管預期違約和實際違約都會發生違約責任,但兩者在構成要件以及救濟措施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賠償損失和繼續履行合同兩種違約責任承擔方式是可以并用的,合同當事人可以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后繼續履行合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