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當事人處分權的行使的具體問題
(1)當事人以規避法律為目的,消極行使處分權,損害了國家、集體、他人的合法利益
民事訴訟處分權是一種自由權,當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這便容易導致當事人為維護自己利益,規避法律對自己行為的規制,消極行使自己的部分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從而損害到了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利益。這是由于當事人的自利性帶來的處分權行使的局限性,例如:本訴中的原告已經確認意識到訴爭的財產有損毀、消失的可能,但是因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參與,所以本訴原告沒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財產保全,而導致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對該財產的占有受到影響,損害其利益。在傳統觀念中,權利是一種自由,權利人可以行使,同樣也可以放棄。但是由于民事訴訟處分權的特殊性,它直接關系到了民事主體實體利益的最終歸屬。有時候怠于行使處分權會影響到訴訟的正義運行,導致真正權利人利益的極大損失。
(2)處分權行使的無限擴張
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第13條第2款明確規定了當事人行使民事訴訟處分權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這說明了處分權不是絕對的自由,它的行使方式、范圍等都要受到法律的限制,且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社會的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實際司法實踐中,卻出現了當事人對處分權行使的無限擴張,擅自處分不屬于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例如:在實際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后,又以自己的“起訴權”就同一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等。這些將處分權行使對象無限擴張的行為都是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行使處分權的行為,這些處分行為都是無效的,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與保障。
(3)處分權行使的無序性
法律的存在是為了規范社會生活,維護公民利益。其中規范是手段,而維護利益是目的。法律通過設定權利與義務,明確公民各自的利益范圍,確定權利行使的邊界來維護法律行使的秩序,從而體現其規范性。但是由于人類知識水平、事物認知能力以及欲望的不同,導致人們行使權利呈現無方向、無目的的情形,權利行使出現無序性。處分權的行使同樣如此,處分權如前所述,它是一種自由權和支配權,它的行使更多地是依靠于當事人個人意志的支配和控制,而當事人由于對法律認知水平的不足和其自利性,導致有時候處分權的行使(包括積極行使與消極行使)脫離了法律規定的范圍,或者違背訴訟程序甚至于違反法律。
(4)影響訴訟效率,浪費訴訟資源
民事訴訟當事人可以依據處分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決定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其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這賦予了當事人對訴訟程序很大的掌控權,當事人可以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根據處分權的相關規定,自由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糾紛解決方式、訴訟手段和訴訟方式等。但是這種自由性也會引起當事人濫用處分權的后果,從而帶來惡意起訴、故意拖延訴訟,或者撤訴后重復起訴,或者惡意提起財產保全等問題。這些對處分權的濫用行為將會極大的拖延訴訟的進程,影響訴訟效率,浪費訴訟資源。
民事訴訟處分權是一種自由權,當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處分權不是絕對的自由,它的行使方式、范圍等都要受到法律的限制。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