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無處分權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二、合同法實務中的無權處分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實務中,存在大量的無權處分情形,如何認定此類合同行為的效力是司法實踐需要解決的重大命題。其中最主要的界別基礎是應當正確區分權利受到暫時限制但存在被“補正”法律空間的無權處分和純粹的惡意處分行為。
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原本對買賣合同標的物的權利狀態作出明確要求,即“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于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其反向性狀態即為出賣人在訂立合同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處分權,事后也沒有取得所有權或處分權,包括沒有取得權利人的追認等情形。
綜合有關法律制度,權利受到暫時限制但存在被“補正”法律空間的無權處分行為類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第一是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而擅自出賣抵押物的。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也即,雖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處分抵押物但受讓人愿意行使“滌除權”的,此種處分權的效力瑕疵可以得到補正。
第二是對質押物(或權利)的非法處分。根據物權法的規定,禁止設立“流質”條款;而且,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或者擅自轉質的,均屬無權處分行為。
第三是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禁止承租人在取得租賃設備所有權前對租賃物實施非法處分。包括在破產程序中,該類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出租人享有“取回權”。
第四是保留所有權買賣的合同法律關系中,買受人在付清全款或約定比例的價款之前而處置標的物的,屬于無權處分行為。
第五是國有企業、國家機關或者事業單位違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而實施的非法處分行為。包括不符合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或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改制、合并分立、關聯交易等過程中,低價轉讓、合謀私分、擅自擔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處分國有資產的無權處分行為。
第六是共有人不遵守共有權處分規則實施的無權處分行為。如物權法規定,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如果處分行為人沒有遵守前述規則的,則顯然構成無權處分。
第七是對用益物權的非法處分行為。包括對礦業物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權利的非法處分。因為我國用益物權制度設立了配套的行政許可制度,如果違反此類行政許可制度的則構成無權處分。
第八是以代訂、預訂、預售等方式“轉銷”未來貨物(或權利)的合同,但嗣后尚未取得有關權利的。此時其形式上屬于無權處分,但其效力規則應當適用買賣合同《解釋》第三條的裁判規則。
第九是基于非合同關系的占有而對該占有物的無權處分。諸如對拾得物、無因管理物、發現的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等財產的非法處分行為。
第十是其他無權處分行為。
上述就是小編對“合同法無處分權人”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無處分權人就指對財物沒人處分權的人,無處分權人與第三人簽訂合同的,如果權利人不追認的,合同無效。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會決議需要多少股東通過
2021-03-17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著手
2021-01-01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