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案件越來越多,欺詐的標的越來越大,這種違法乃至犯罪行為,給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我國在嚴厲打擊欺詐行為,積極維護社會經濟安全的立法上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例如: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消。”我國《刑法》分則第三章第八節擾亂公共秩序罪部分對詐騙罪有明確的規定。合同欺詐行為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單靠目前立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認真分析合同欺詐產生的個人、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原因,進行綜合治理,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合同欺詐,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本文從民事法律關系的角度分析目前社會存在的合同欺詐問題,從而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一、合同欺詐概述(一)合同欺詐的概念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并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合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做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這是對欺詐所作出的準確定義。合同欺詐則是指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一般認為,合同欺詐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根據其性質不同,合同欺詐包括民事和刑事意義上的兩種欺詐。認識上,人們對合同欺詐行為易產生混淆,如將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犯罪相等同。其中,合同民事欺詐,又稱為狹義上的合同欺詐。合同民事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或誤導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以簽訂合同達到欺詐目的的行為。本文從狹義上的合同欺詐加以論述。(二)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及法律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做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根據上述規定,構成合同欺詐須具備以下條件:(1)欺詐方具有欺詐的故意。所謂欺詐的故意,是指欺詐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可見,欺詐方實際上是有惡意的。欺詐方告知虛假情況,不論是否使自己或第三人牟利,均不妨礙惡意的構成。但如果欺詐方意識到自己的欺詐行為會使自己或第三人牟利、使對方當事人遭受損害而惡意為之,則可認為欺詐者具有較大的主觀惡性。(2)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方將其欺詐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為。在實踐中,大多表現為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行為。所謂故意告知虛假情況也就是指虛偽陳述;所謂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向他方如實告知某種真實的情況而故意不告知。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如實地向對方告知產品的使用方法、性能、隱蔽瑕疵等重要情況,這是當事人應承擔的附隨義務。違反此種義務,有可能構成欺詐行為。(3)被欺詐的一方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在欺詐的情況下,被欺詐人因欺詐陷入了錯誤的認識。這里應注意兩點:第一,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容有密切關系;如果與合同內容并無聯系,不能認為欺詐行為與認識錯誤之間有因果聯系。第二,受害人基于虛假的情況而對合同內容發生了錯誤認識,如因誤信對方的假藥宣傳而將假藥當成了真藥。此種錯誤并不是因為被欺詐人自己的過失造成的,而是因受欺詐的結果。如果欺詐人實施欺詐行為以后,受欺詐人未陷入錯誤或者發生錯誤的內容并不是欺詐造成的則不構成欺詐。(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了意思表示。被欺詐人在因欺詐發生了錯誤認識以后,基于錯誤的認識作出了意思表示并訂立了合同。這就表明欺詐行為與受害人的不真實的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如果被欺詐人雖因欺詐行為陷入錯誤,但并未作出意思表示則不能認為構成欺詐。[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