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案例:
小馮從2005年起就在某廣告公司做內勤,2008年上半年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三年。小馮工作很認真,也很勤奮。最近,老板突然找到小馮,告訴她,公司效益不好,打算減員,并提示小馮自己主動寫一份《離職申請書》,否則將扣發當月的工資和獎金。
小馮不明白,老板既然想辭退她,為啥還讓她自己主動寫申請離職呢?那么離職補償金如何計算?
對此,律師認為,老板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規避《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在辭退員工的同時,避免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在以上六種情況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可以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獲得經濟補償金。如果,勞動者書寫離職申請,就意味著自己主動離職,是不能獲得經濟補償金的。
因此,律師提醒,在勞動合同尚未到期,而勞動者又沒有違反《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如果老板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依照法定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判斷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07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