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訂立合同的法定程序
根據《合同法》第13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和承諾是合同訂立基本程序,只要一方當事人的要約被另一方當事人承諾,合同才能成立。
(一)要約,又稱發盤,是指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一方當事人向他人做出的、希望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做出要約的人,稱為要約人;要約的相對人,稱為受要約人。當事人就締結合同交換意思表示的過程,《合同法》中稱其為要約與承諾。
(二)承諾,又稱還盤,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做出承諾的人,為承諾人,即受要約人。承諾的相對人為受承諾人,即要約人。
承諾是一種意思表示,承諾的形式可分為明示和默示兩種。明示的承諾,含口頭承諾和書面承諾;默示的承諾,指推定行為。承諾沒有發出承諾通知,但按照要約的要求履行了一定行為,該履行行為表明行為人有承諾的意思,即推定為承諾人已承諾,合同成立。
承諾于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明示的承諾于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默示的承諾于推定行為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的生效導致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承諾歸于消滅。
二、訂立合同應遵循哪些原則
訂立合同應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可以規范合同雙方的行為。合同法規定了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一)平等原則。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達成一致,以實現互利互惠的經濟利益目的的原則。
(二)自愿原則。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和調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自愿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征,是民事關系區別于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特有原則。
(三)公平原則。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
(四)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訂立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訂立合同時,可以采用要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承諾的方式,如果通過承諾方式簽訂的,承諾于到達要約人時生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交了土地出讓金的房子就可以買賣嗎
2021-02-10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房屋拆遷如何安置傷殘老人
2021-02-22拆遷出嫁女戶口還在本村如何安排
2020-11-11拆遷賠償怎么打官司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