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國際私法中的協議管轄制度
一、含義和稱謂
國際私法上的協議管轄是指,國際民商事案件的當事人以協議約定,由某國法院受理他們之間因某種特定法律關系而產生的或可能產生的爭端。確定管轄權的協議就是管轄協議。由于它多以合同中的條款形式出現,一般稱為管轄權條款或法院選擇條款。我國的國際私法著作中多稱為“協議管轄”。臺灣、日本的著作中稱為“合意管轄”。
它的英文名稱多種多樣。有的側重當事人的選擇,主要有:有的側重它是法院行使管轄權的依據,主要有:;有的是單獨的協議,主要有:有的以合同條款的形式出現,主要有:
默示的協議管轄,又稱服從管轄,協議管轄最顯著的特征在于它產生程序性后果,它的效力分為直接效力和問接效力
直接效力是指它是否對訴訟提起國法院程序有直接影響,創設或剝奪其管轄權,因而引起或中止其程序。本國管轄協議,一般產生積極效力能賦予本國法院管轄權,進而引起本國訴訟程序發生;專屬的外國管轄協議一般產生消極效力能排除其管轄,因而中止其程序。
間接效力是指依據或不依據管轄協議作出的判決在外國能否得到承認和執行,在承認和執行外國判決時,管轄協議是構成判決作出國管轄權的充足基礎還是障礙。根據本國管轄協議作出的判決往往能得到外國的承認和執行,產生積極的間接效力。而違反外國管轄協議作出的判決往往不能得到被選擇的法院國和主張自己有專屬管轄權的第三國的承認和執行,產生消極的間接效力。
三、本質
民事案件的協議管轄早在羅馬法中已出現,一詞來自羅馬教會法使用的術語,表示當事人親自規定了一個法院。產生于同意可授與屬人管轄的古老規則。就其本質來看是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民事訴訟中的體現,是對選法自由的補充,也是主權國家在地域管轄權上的相互妥協,某種程度上它賦予了私人以立法者所具有的權力。但它畢竟不能與公權力對抗,各個國家都對它的適用范圍,有效性和效力進行限制。所以,通過選擇法院當事人放棄的只能是個人權利的管轄保護,是保護個人利益的規定,但不能放棄涉及國家利益的規定和國家主權的管轄保護,各國都規定協議管轄不得違反公共政策,不得排除專屬管轄。
四、意義
1.對法院而言,協議管轄可避免和減少管轄權沖突。由于各國法院對管轄權行使之基礎有擴張適用的趨勢,對同一案件往往數國法院都有管轄權。承認專屬的管轄協議可防止管轄權競合。
2.對當事人而言,可實現訴訟的公平和效率。就公平而言,管轄協議限制了原告提起訴訟的地點,防止原告挑選法院而對被告不利,實現被告應受最大保護的原則;同時原告也可通過協議選擇一個對雙方都便利且熟悉其法律和語言、有良好法律制度和能有效執行判決的國家起訴,從而對雙方實現公平,增進不同國家當事人間的司法中立。就效率而言,在訴前就訴訟地點達成合意,可避免有關管轄權的訴訟,直接進入實體問題審理階段,使爭端得到迅速處理。
3.有助于減少訴訟。協議管轄最大的優點是確定性和可預見性。選擇了法院,就可以推導可適用的實體法,因為法院國只適用自己的沖突規則。應適用之法既可預知,就易于達成和解,避免訴訟。
4.可增進國際商業和貿易的發展。通過選擇法院,使潛在的爭端結果易于預見,可協助當事人安排和完成其商業計劃。美國最高法院曾說:“一個合同規定,事前明確審判爭端的法院和將適用之法,是一個獲得對任何國際商業交易都很重要的秩序和可預見性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五、管轄協議的分類和法律適用
(一)分類。
我們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對管轄協議進行分類。
1.從協議的效力看,分為賦予的和排除的管轄協議。賦予的管轄協議是指對本來就某一事件并無直接國際裁判管轄權的某國法院賦予其管轄權,或就多數管轄法院確定其中之一管轄的協議;排除的管轄協議是指對原來就某一事件具有直接國際裁判管轄權的某國法院排除其管轄權的協議。實踐中當事人的約定內容相當復雜,兩者可單獨存在,也可并存,即在授與一法院管轄權的同時又排除其他法院,也可以不排除其他法院;在排除一法院管轄的同時又授與另一法院管轄;或僅排除某一法院管轄,又包括完全排除或部分排除其管轄。一股賦予的管轄協議會得到承認,而排除的協議,被排除國法院不太容易接受。
2.授與管轄的協議依是否同時排除其他法院管轄,分為專屬的和非專屬的管轄協議。專屬的管轄協議,是指當事人只規定一個國家的法院有管轄權,從而排除其他所有法院管轄的協議;非專屬的管轄協議,是指當事人允許一法院管轄其爭端,但不排除其他法院管轄權的協議。前者是較強的形式,后者是較弱的形式。特別是早期有些國家不承認專屬的管轄協議可剝奪其管轄權,認為違反公共政策。對當事人而言非專屬的管轄協議有時更有用,他可以自由追訴被告及其財產,也避免在專屬管轄協議排除的法院起訴而違約。專屬的管轄協議提供了最大的確定性,減少了平行訴訟,但缺乏彈性,在協商中不易獲得。這一分類是最基本的分類。
3.從訴訟被提起國的角度看,選擇該國管轄的協議是本國管轄協議選擇他國管轄的協議是外國管轄協議但這種區分只有相對意義,因為從A國看是本國管轄協議,從B國看就是外國管轄協議。對外國管轄協議的效力的確定是主要的分歧。
4.從協議簽訂的時間看,在糾紛發生前簽訂的稱為“事前管轄協議”,在糾紛發生后簽訂的稱為“事后管轄協議”。事后管轄協議是當事人真實意愿,一般不會違背,法院均予承認,而對事前協議需考查當事人的真實意愿,分歧較大。
5.從協議的形式看,分為明示的管轄協議和默示的管轄協議前者是指當事人在爭端發生前后達成的書面或口頭協議,明白地表達對某國法院的選擇。書面形式包括爭端發生之前或之后獨立的管轄協議,也包括合同中的選擇法院條款。后者最為常見,由于它是事前協議,分歧最大。口頭形式在實踐中少見,一般要求有書而證明。默示的管轄協議,又稱推定管轄協議,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當事人之間既無書面協議,也無口頭承諾,只是當一方在某國法院起訴時,被告對該國法院行使管轄權不提出異議,或無條件應訴或在該法院提出反訴。另一種情況是當事人間曾有過管轄協議,原告違反協議在另一法院起訴,而被告不提出管轄抗辯,或進行實質答辯或提起反訴,這時被告實際上是以自己的行為表示同意放棄原來的合意而受一個新的選擇法院的協議。有學者對默示協議持否定態度,認為出訴、答辯只是單邊接受管轄的行為,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個雙邊行為,構成一個“擬制的協議”。
6,依合同中的管轄權條款與選擇準據法的條款之間的關系,分為獨立式管轄協議和統一式管轄協議。前者指合同中分別規定了選擇的法院和準據法,但所選的法院所屬國與準據法所屬國不是同一國家。統一式是指將合同的準據法與協議管轄的法院統一到一個特定的國家,使程序法和實體法有機結合起來,用統一的法律去處理有關爭端。獨立式中管轄條款有削弱法律選擇條款的作用,因為法官依法院地法解釋準據法和進行識別:統一式中管轄條款可顯著加強法律選擇條款的影響。
(二)法律適用。
管轄協議的法律適用與一般合同的法律適用的一個顯著的區別是它不僅采取分割論,而且將協議的有效性和效力區分開,分別適用不同的法律。
管轄協議的形式有效性依“場所支配行為”的古老原則,適用締結地法。因為管轄協議與其他合同不同,不直接調整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關系,而是限定其訴權,適用締結地法有利其締結。特別對默示協議而言,締結地就是法院地。
管轄協議的實質有效性及其解釋適用其自體法(通常是有關合同準據法)支配。管轄協議的實質有效性包括當事人的締約能力,即每一方當事
在很多時候我們進行民事訴訟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牽扯到外國的制度而無從下手,所以我們了解相關國際民事訴訟中的管轄制度就是必要的了,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在網上為大家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賣銀行抵押物構成犯罪嗎
2021-01-07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