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協議生效法律問題
(一)人民調解
根據《人民調解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的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制作調解協議書,也可以不制作調解協議書。
1、制作調解協議書
如果制作調解協議書的,調解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1)當事人的基本情況;(2)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以及各方當事人的責任;(3)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調解協議書自各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調解員簽名并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之日起生效。
2、不制作調解協議書
人民調解可以采取口頭協議的方式解決紛爭,不制作調解協議書,但人民調解員應當將口頭協議予以記錄。在口頭協議的情況下,口頭調解協議自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二)勞動爭議調解
1、勞動爭議人民調解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基層人民調解委員以及其他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基層組織,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應當注意,在勞動爭議人民調解中,口頭調解協議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書的,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2、勞動爭議仲裁調解
各級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設立的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并且經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于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在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3、勞動爭議訴訟調解。
勞動爭議糾紛在訴訟中的調解,與一般的民商事訴訟調解的法律適用是一致的。詳見民商事訴訟的調解。
(三)仲裁調解
依照仲裁法設立的各仲裁委員會,其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或者根據協議的結果制作裁決書。在仲裁達成調解的情況下,可以制作調解書,也可以制作裁決書,二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仲裁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并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生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在簽收仲裁調解書前反悔的,仲裁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四)訴訟調解
1、一般規定
根據現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商事案件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制作調解書,也可以不制作調解書。
(1)制作調解書
經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制作的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并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只有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如一方在簽收前反悔的,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并應當及時判決。
調解書不能當庭送達雙方當事人的,應以后收到調解書的當事人簽收的日期為調解書生效日期。
(2)不制作調解書
人民法院根據法律的規定及自由裁量,涉及下列案件可以不制作調解書: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其他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調解協議,在記入筆錄并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2、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與調解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案件,人民法院調解時需要確定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承擔義務的,應經第三人的同意,調解書應當同時送達第三人。
第三人在調解書送達前反悔的,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3、調解擔保人參與調解
人民法院允許調解協議約定一方提供擔保,或者案外人同意為當事人提供擔保。在案外人提供擔保的情況下,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應當列明擔保人,并將調解書送交擔保人。如果調解義務人不履行調解書的義務,調解擔保人應當承擔擔保責任。
不過,調解擔保人注意,人民法院可以將調解書送達調解擔保人,但擔保人不簽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生效。
4、不承擔調解書權利義務人參與調解
參加調解的當事人有多數的,人民法院均應當將調解書送達所有當事人。
對調解書的內容既不享有權利又不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不簽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書的效力。
5、簡易程序調解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條的規定。該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并經審判人員審核后,雙方當事人同意該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或者捺印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調解協議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另行制作民事調解書。
因此,在簡易程序中,符合該條規定的調解協議,可以不采取調解書送達生效原則。
6、二審調解
在人民法院二審訴訟程序中,可以就原審糾紛進行調解,也可以就一方新增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
如一方新增訴訟請求或者反訴經調解不成的,應告知相關當事人另訴。如就原審糾紛進行調解達成了調解協議,應當制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調解書送達后,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即在二審程序中,法院調解采取的調解書送達生效原則。
7、再審案件調解
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或提審的案件,再審或提審的人民法院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書。
調解書經各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判決、裁定視為被撤銷。即再審審理中,達成調解的,采取的是調解書送達生效原則。
8、執行調解
在執行程序中,人民法院也會主持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調解。但由于法院執行機構無權制作調解書,執行階段的調解協議多以“執行和解協議”為名。
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執行中雙方自愿達成的和解協議時,對方當事人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2020年最新的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