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審查合同雙方名稱及法定代表人
根據我國公司企業登記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名稱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即注冊區域名稱、字號、行業、責任形式等幾個構成要素。如果企業名稱表述不規范,工商管理機關將拒絕企業注冊申請。因此,如果最后簽訂的書面合同中雙方的企業名稱表述出現錯誤,則被錯誤表述的一方可能會被認定為不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其將不能享有合同上的權利或要求其承擔合同上的義務。即使需要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也需要花費很高的人力物力證明該表述錯誤的一方就是對方當事人。因此審查合同,應首先審查合同的首部合同各方的企業的名稱的表述是否完整準確,法定代表人是否為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法定代表人,授權代表人是否為企業授權委托書所委托授權的代理人。此外,還應該核對合同上注明的對方企業名稱是否和對方營業執照上的企業名稱完全一致。
2、審查合同名稱和內容是否一致
合同法對現實生活中比較典型的合同作了類型化的規范,合同類型不同,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同,可適用的法律規則也不一樣。因此,對于某些根據合同文本可能會對合同的類型和性質做出兩種以上判斷的情況,合同名稱的準確尤為重要,否則對履行合同或者在發生爭議時適用法律條款徒增困難。以超市儲物箱發生盜竊案為例,如果超市向消費者提供儲物箱的行為是一種保管合同,則超市應對消費者的損失承擔責任,如認定為借用合同,則超市不會承擔任何責任。因此合同類型不同,適用的法律規則不同,最后的法律效果可能完全迥異。因此審查合同必須保證合同的名稱是否與合同的內容完全一致。
3、審查合同生效條件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成立是一個事實的判斷,是一種過錯責任,但這種責任不是合同上的違約責任,法律上稱之為締約過失責任,賠償范圍為對方在締結合同的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和遭受的損失;合同生效是一個法律判斷,就是雙方必須根據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上的義務,否則違約方應向守約方承擔違約責任,賠償范圍為對方根據合同可得利益的損失。一般而言,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成立后即生效,但一些合同成立后需待一定條件成就后或履行一定程序后才生效。如一些合同的生效應以法定形式要件,一些合同的生效要履行法定手續,一些合同的生效與權利轉移之間需要通過法定形式公示等。而訂立合同的對方當事人往往利用這些空檔進行欺詐,之后又以合同沒有成立或沒有生效為由而不履行,或者以合同生效與權利并沒有轉移而由而不履行等。因此在審查合同時應注意合同生效的時間和條件,對于需要一定事件的發生或遵守法定的形式或程序后方才生效合同,己方是否能夠有能力保證這些條件得以實現。如果合同簽訂以后尚未生效,應謹慎向對方作出任何履行行為。此外,根據訴訟的有關規則,對尚未生效的合同發生爭議,應盡量在訴訟的一審答辯結束前使合同生效。
4、重點審查有關合同標的物的條款
風險一:合同標的物不具唯一性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詞語指向對象并不具有唯一確定,有些詞語在邊界上存在模糊性,如果對這些詞語不進行定義,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對合同標的物約定不明確的情形,甚至被對方利用,導致爭議的發生。如筆記本電腦市場,各品牌筆記本都會根據功能或配置不同生產不同系列的產品,每一系列都有不同的型號,雖然在商務談判時雙方都理解交易對象所指的是哪一種產品,但是,如果為圖省事不在合同中以書面的形式對標的物的名稱、系列、型號確定下來,一旦發生爭議訴諸法院,需提供證據證明合同標的的確切型號,徒增交易成本。這就使得本來可以在合同文本中用一句話就能夠避免的問題變得復雜起來,特別是雙方都沒保存完整合同談判過程中的資料的情況下,證明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只有己方提供的資料,證據法上的證明力不一定能獲得法院的認可。
防范應對:應審查合同中對標的物的約定是否具體明確,包括標的物的名稱、性能、成分、適用的質量標準、大小、重量、面積、形狀、單價和總價、折扣等。特別地,對標的物的數量應盡量細到它最小的計量單位,因為同樣的產品,如果它的計量方法不同,可能就會出現不同的后果。如某產品標號有0.5公斤裝的和1公斤裝的兩種,如果約定不明確,有可能是支付1公斤的價格取得0.5公斤的產品或發送1公斤的產品收取0.5公斤的價款。此外,在標的物需要包裝的情況下,應審查該包裝標準,包括外包裝的材質、內包裝或者填充物保護的說明,以及對防潮、防火、防撞擊顛簸的要求等,如果采用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是否已經表明該標準的名稱、代號或編號,同時包裝費用的承擔方式是否已經約定明確。
風險二:標的物侵害他人的知識產權的風險。知識經濟在當前的經濟關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企業稍微不慎,就有可能陷入知識產權的侵權糾紛中。如果通過合同交易接受對方的產品或服務侵犯了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公司就有可能需要應對第三方的侵權訴訟,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在事態嚴重的情況下,企業很有可能還會遭受行政處罰,包括吊銷企業營業執照。
防范應對:如果是購買對方的產品,首先要注意對方是否是該產品上的商標的合法持有者,并在合同條款中要求對方保證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并且一旦出現侵犯他人知識產權造成己方損害的情況,應要求對方予以全額賠償;如果在為對方提供產品或服務對方要求己方保證不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時,應在合同中同時約定己方不對由于對方的原因,包括對方提供的圖紙等技術資料或遵從對方的指示安排導致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5、審查價款的支付方式
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的良性發展建立在交易雙方誠信的基礎之上,交易的目的是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實現財富的增長。如果交易雙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一般情況下不存在回收賬款的問題,但商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有時前一天還是行業巨子,第二天就陷入經濟危機從而喪失償債能力。如果是雙方是初次進行交易,相互之間對對方的企業情況不甚了解,雙方尚未建立穩定的信任關系,就必須特別當心價款支付的問題。因此,為了確保能夠及時足額地回收價款,必須嚴格審查價款支付條款,從源頭上控制經營風險。首先,最好采用先付款后發貨方式,如果是提供服務的合同,盡量約定分期付款,合同簽訂后支付一定的預付款,項目進行中支付部分服務費,項目完成審核驗收后結清全部價款。其次,如果先支付貨款有一定的難度,可以采用先交部分定金的方式來減少供方的風險,并在合同約定交付定金之日起,合同生效,如果對方未交付定金,合同未生效,己方無義務發送貨物;第三,如果一定要采用先貨后付款的方式,則在合同簽訂前要注重把握好需方的整體實力、信譽度及付款時間的長短等。最后,為避免在合同履行中發生對價款支付的爭議,要詳細列明每項商品的單價,特別是在標的物是多類商品的購銷合同中,不應為圖省事只在合同中明確商品的總價款,而不確定具體每種商品的單價,否則一旦合同部分履行后發生爭議,就難以確定尚未履行的部分商品的價款。
6、審查質量標準條款
在合同糾紛中,因為質量問題發生的爭議占很大的比例,特別是對合同產品沒有可適用的質量標準或者既有國際標準,又有國家標準,還有行業標準及企業標準等幾個標準存在的情況下,質量標準約定不明確時更容易發生糾紛。而一旦發生質量爭議,就需要一個客觀標準進行衡量來確定責任。因此,為防止爭議發生,首先應在合同中約定所適用的客觀標準,如果約定有幾個標準的情況時,應明確在幾個標準的要求不一致時哪個標準優先的問題。如果沒有具體的質量標準,則應在合同中具體詳細地約定合同產品的質量要求,并盡量避免以某一方的主觀判斷為標準,即使在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也必須規定另由雙方誠信協商解決。其次,合同產品的質量保證期應有限制,規定供應方對產品質量保證的期間和環境條件,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和期限內發生的質量問題,才承擔保證責任;超過這一限度,就不再承擔質量責任。同時質量保證期的計算,一般應從產品交付之日起算,而不得以接受方銷售或安裝產品之日起算,否則若由于接受方在其倉庫長期積壓產品而引起的質量問題,供應方仍要承擔質量保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