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孫先生在位于某百貨商場的某品牌(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稱某品牌公司)專柜以現金方式購買了兩件38碼女式羽絨服,價款共計42600元。2011年6月7日,孫先生委托律師向某品牌公司發出《律師函》,以涉案產品水洗標中以英文標注的產地與中文標簽中以中文標注的產地不符,且某品牌公司銷售人員強調“所有產品均是意大利原產”導致孫先生誤以為涉案產品系意大利原產為由,要求某品牌公司辦理退貨,并雙倍返還貨款。
本案庭審中,孫先生主張某品牌公司構成欺詐,并出示了涉案兩件38碼女士羽絨服。兩件羽絨服領口內側縫掛的中文標簽上標注的貨號分別為“FJ6059EHQF0QA138”和“FF5625EHVF0QA138”,并均以中文形式標明“產地:意大利”;羽絨服里襯所配水洗標均以英文形式標明“MADEINBULGARIA”。
某品牌公司認可孫先生出示的兩件羽絨服系其銷售的產品,并表示其銷售的某品牌產品均由意大利某品牌公司配送,產品中文標簽配備過程為:意大利某品牌公司以電子郵件形式將包括產地在內的產品信息發給某品牌公司,某品牌公司將該產品信息發給中文標簽制作單位,由制作單位按照產品信息制作中文標簽,再由負責為某品牌公司提供倉儲服務的公司將中文標簽縫掛在某品牌產品上。在此過程中,某品牌公司會不定期的對產品標簽進行抽查。某品牌公司表示因意大利某品牌公司發送的產地信息錯誤導致涉案產品中文標簽標注的產地信息與實際產地不符。某品牌公司就此提供了相關證據。孫先生對某品牌公司的證據均不予認可,但對涉案產品的中文標簽制作過程不持異議,而是對某品牌公司掛錯標簽的行為產生質疑。
庭審中,孫先生主張其在購買涉案產品時某品牌公司的銷售人員告知其所有某品牌產品都是意大利原產,但未就其主張的該事實舉證。孫先生主張因其朋友表示某品牌男款羽絨服質量不錯故購買涉案產品送給該朋友,但因涉案產品中文標簽的產地標注錯誤使其朋友對其產生不信任,導致其名譽受到一定程度貶損,并間接導致其投資的公司業務受到影響,但孫先生未就其主張的損害存在舉證。
【案件焦點】
某品牌公司對其銷售的涉案產品中文標簽上標注的產地與產品水洗標英文標注的實際產地不一致,是否構成欺詐并是否應就此承擔雙倍賠償貨款之責任。
【裁判要旨】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某品牌公司對涉案產品中文標簽上標注的產地與產品水洗標英文標注的實際產地不一致,是否構成欺詐。欺詐是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而使他人陷入錯誤,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從行為人客觀行為表現看,當事人需實施了故意陳述虛假情況或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涉案羽絨服的水洗標中以英文標注了實際產地,某品牌公司并未隱瞞該實際產地,孫先生也未能舉證證明某品牌公司銷售人員曾告知其某品牌產品均系意大利生產之事實存在,故依據現有證據不能認定某品牌公司在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從行為人主觀心理看,構成欺詐應當存在欺詐故意。根據某品牌公司制作、縫掛中文標簽流程表明,某品牌公司對導致涉案產品中文標簽產地標注與實際產地不符并無主觀故意,并不存在虛假陳述產地并意圖使孫先生基于該虛假陳述而作出購買決定的故意;從孫先生是否是因某品牌公司的錯誤行為而作出購買決定看,孫先生表示其購買涉案產品是因看中品牌,現無證據表明孫先生是否購買涉案產品取決于產品產地,故孫先生并非因某品牌公司的錯誤行為才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究某品牌公司行為之性質,某品牌公司因接收到錯誤的產品來源信息而使中文標簽信息錯誤,并因其疏于查驗導致孫先生對涉案產品產地發生錯誤認識,某品牌公司之行為實為可撤銷的錯誤行為。據此,難以將某品牌公司的錯誤行為認定為民事欺詐。
因某品牌公司在銷售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行為,孫先生要求某品牌公司辦理退貨并要求某品牌公司退還貨款,某品牌公司亦表示同意,但孫先生以欺詐為由要求某品牌公司雙倍返還貨款,不予支持。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一、原告孫先生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將其購買的貨號為“FJ6059EHQF0QA138”及“FF5625EHAF0QA138”的兩件某品牌女士羽絨服退還給被告某品牌(上海)商業有限公司,被告某品牌(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同時退還原告孫先生貨款四萬二千六百元;二、駁回原告孫先生的其他訴訟請求。
孫先生持原審意見提出上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事實與認定意見與一審相同,并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評析】
近年來,消費者維權要求商家雙倍賠償的案件逐漸增多。在這些案件中,有的確屬于商家欺詐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有的屬于一般消費爭議,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確有瑕疵但并不構成欺詐,或因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未能符合其預期導致糾紛發生。現在還出現某些非正常意義上的“消費者”以維權為名,利用訴訟途徑達到某種商業競爭目的或其他非正當目的。面對日益復雜多樣的維權糾紛,在審理這類案件時首要的就是辨別商家的經營行為是否構成欺詐。而本案涉及的法律問題就是如何區分欺詐行為與錯誤行為?
何為欺詐行為?即一方當事人故意欺騙他人而使他人陷于錯誤而與之訂立合同的行為。法律意義上的欺詐的構成要件是:
1、行為人須實施了欺騙行為;
2、須有實施欺騙行為的主觀故意,即行為人有實施違法或不當行為的心理狀態;
3、須相對人因行為人的欺騙而陷于認識錯誤;
4、須相對人基于錯誤認識而做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從法律效果看,相對人受欺詐而作出的錯誤意思表示,是一種不真實的意思表示。根據我國合同法之規定,相對人可行使撤銷權,使之自始無效。
何為錯誤行為?即基于不符合事實的認識而實施的意思表示。錯誤亦應具備如下要件:
1、行為人須有與事實不相符的表示行為;
2、行為人并無主觀故意,即其并不知曉其表示與事實不符;
3、須錯誤情節在交易中被認為重要,即會對相對人是否作出意思表示可能有影響。從法律效果看,相對人基于行為人的錯誤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亦屬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相對人亦可撤銷。
我國現行合同法中并未出現“錯誤行為”這一概念,其與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重大誤解”也并非同一法律概念。錯誤是從行為人角度出發;而重大誤解則強調相對人對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產生重大認識偏差,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則在所不論。盡管現行法律對錯誤未做明確規定,但在現實民事經濟交往中,各種類型的錯誤行為還是存在的,而且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基于該錯誤行為發生糾紛的也層出不窮。
在案件審理中應當注意從構成要件上區分欺詐與錯誤。根據上述分析,本案中,導致中英文產地標注不同的原因是某品牌公司從意大利某品牌公司接收的產品信息存在錯誤,而某品牌公司未能及時發現錯誤并依據錯誤的產品信息制作成中文標簽。從行為人即某品牌公司主觀心理看,該錯誤產品信息來源于他人,某品牌公司并不存在自行篡改產品信息的主觀故意,亦不存在意欲利用錯誤的產地信息誤導消費者的主觀故意;從其行為看,某品牌公司在接收產品信息并委托合作企業制作中文標簽過程中并未實施某種欺騙行為,也無證據顯示某品牌公司銷售人員在向孫先生介紹產品過程中曾經在產地問題上故意隱瞞或虛假陳述。從孫先生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全過程來看,現無證據表明某品牌公司在銷售過程中故意欺騙孫先生,自然也無法認定孫先生基于欺騙行為而陷于認識錯誤;而且,孫先生認可其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是基于對品牌的認可及其朋友對某品牌產品質量的認可,而非基于某品牌產品的產地是否是意大利。根據上述分析,本案中某品牌公司對其出售產品的產地信息標注錯誤問題,不具備構成欺詐的主客觀要件,因此不能認定構成欺詐。
某品牌公司在產品產地問題上作出了與事實不符的陳述,某品牌公司對該不符陳述并無主觀故意,而對于高檔消費品來說,產地不同可能導致產品成本構成差異、質量差異或消費者的信任度差異,該問題確可能影響消費者是否決定購買,因此單純從某品牌公司角度看,該不相符的表述在交易中可謂重要。雖然本案中的相對人孫先生并非是基于行為人某品牌公司這種與事實不符的意思表示而作出購買決定,但并不影響從行為人角度認定錯誤行為的構成。因此,該某品牌公司將產品產地信息標注錯誤應當屬于可撤銷的錯誤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