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監督程序不是案件訴訟的必經程序。審判監督程序,是案件訴訟中的一種特別程序,它具有補救的性質。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的審判,其判決和裁定就具有生效的執行力。第一審判決下達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提起上訴、抗訴,判決就發生法律效力。審判監督程序并不是審理每一個案件所必經的程序,只有在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才適用這一程序。
相關法律知識:
再審程序是特別救濟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程序是獨立于審級之外的一種重要的程序制度,是特別救濟程序,其啟動有較為嚴格的法律限制。再審制度是對上訴等常規程序的補充,其實質是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但有錯誤的裁判再次進行審理,以期糾正原有錯誤的一種救濟制度。由于再審程序與判決的既判力及終極性的內在沖突,頻繁地啟動再審,必然會動搖裁判的既判力。為了維護生效裁判的終局性,權威性和穩定性,我國民事訴訟法對再審的提起方式,再審事由等均作了相對嚴格的限制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對啟動再審程序是十分審慎的。
再審案件的審理是在原審裁判的基礎上進行的
一般情況下,當事人或抗訴機關不會對原審裁判涉及的所有問題都有異議,只是對其中的一部份要求再審。因此,再審程序的審理范圍應主要圍繞檢察院的抗訴內容和當事人申訴、申請再審的請求和理由進行。此外,再審案件往往案情復雜,經過一審、二審的審理和裁決,絕大多數案件得到了解決,只有極少數案件進入再審程序。這些案件大多屬于爭議較大,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方面存在不同看法。且再審程序審理的對象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已經不是單純的訴訟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之爭。但無論啟動再審程序的方式如何,都是針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的。無論再審的結果是維持還是改判,再審都需要對原審裁判正確與否作出評判。所以,再審案件的審理對象明顯不同于一、二審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