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
一般來說,兩者的含義基本相同,所以通常的說法就是“按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如果說非要有區別,那么不妨認為,前者的范圍大于后者,具體來說,審判監督程序包括了1、再審的啟動(上級法院指令、上級檢察院或最高檢察院抗訴、當事人申請被接受、院長認為原審有錯提請本院審委會決定等方式);2、再審的審理;3、再審的判決(有實體意義上判決的如撤銷原審裁判直接改判,也有程序意義上的,如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等);4、以及原審法院(在再審法院作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的判決后)重新審理等過程;后者則只是指再審法院的再審審理過程。
個人理解,不一定正確,供參考。其實有時候二者就是一回事,有時候有前面說的區別,關鍵是要看具體的語言環境。
再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是什么關系
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做出裁判的民事案件在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再次進行審理和裁判所適用的審判制度。審判監督程序是依法定程序,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進行查看和監督,以保證案件審判質量而適用的一種審判程序。相同點:都是人民法院經審理完畢作出的法律文書已經生效之后而設立的程序,其目的是要求人民法院對審結的案件再次進行審理,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予以審查,正確的予以維持,錯誤的給予改正,遺漏的予以補充,以達到公正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區別:再審程序是一審、二審程序之后設置的另一程序。而審判監督程序是設在審判程序之中,為引起再審程序而設立的。再審程序因提起的主體不同,參加再審程序的主體不一樣,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必須是依民事訴訟法規定行使監督權的民事訴訟主體。
申請再審不就是審判監督程序嗎
申請再審屬于審判監督程序內容。但你想知道的可能是提起再審是否就會開庭審理并作出再審判決的問題,按民訴法的規定,法院先對申請人的再審申請進行審查,認為不符合再審法定條件的,會駁回申請人的再審申請;只有法院認為符合再審條件才會決定再審、指令再審或提審,才會正式由審判監督庭開庭審理作出再審判決。再審審查一般由法院的立案二庭進行。
從法律上來說,審判監督的權力大于再審所擁有的權利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拆遷補償不合理找律師有用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