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協議要怎樣才有效?
1、保密協議與競業禁止協議有本質不同,如已簽署一般應遵守。但如確非保密崗位,該協議的效力有瑕疵,可以協商解除,協商不成可提起仲裁要求認定為無效;
2、單位未簽署勞動合同,應支付你未簽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如已具備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還可要求單位支付未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賠償金。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82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保密協議的有效期是多久?
關于保密期限許多企業認為員工在任職期間對企業有保密義務,而員工離職之后,便不再負有保密義務,實際上這些認識是不全面的。保密協議中的商業秘密無論是在任職期間還是離職后,知悉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都負有保密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
員工在離職之后,若擅自公開或使用,則構成侵權,嚴重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而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離職之后,員工一般不負有保密義務。很多企業通常約定保密期限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2至3年,這樣的約定會給員工造成誤解即離職后過了2至3年后即可公開或使用商業秘密了,這樣的約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業應區別約定,對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無限期期間;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約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在遇到保密協議有無效糾紛就要及時通過法律維權,如果你需要找律師幫助你,可以在線咨詢本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如何約定夫妻之間財產的所有權
2020-12-30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租用的門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3非住宅公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1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