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執行期限最新規定是什么
新民訴法將申請執行期限延長為2年,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申請執行期限的最新規定將執行期限延期2年,恰當的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其中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新法將申請執行期限延長為2年,而且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并且統一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規定。勝訴的當事人,不必再提心吊膽了,生怕時間被錯過。而今修正后的民事訴訟法對申請執行期限的延長,更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申請執行期限是指法律文書生效以后,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時,權利人依法享有的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時間期限。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依據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將申請執行期限歸屬于訴訟時效,而明確改變了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的不可改變的除斥期間的性質。而在行政法方面卻未有改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4條規定: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仍然將申請執行行政非訴案件的期限規定為除斥期間性質,此規定有待于立法部門的修訂。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相關知識。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由于債務人不履行或拒絕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當事人在法定的執行時效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啟動執行程序的期限叫做申請執行期限。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需要找律師咨詢,歡迎在本網站進行詳細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時效過了規定期限,能否起訴
2020-12-30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2-03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2020年棚改,房屋拆遷補償怎樣計算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