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買賣合同無權處分
一、法條索引:
《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買賣合同法司法解釋》第三條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二、法律解讀: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買賣合同本屬效力待定合同。但《物權法》和《合同法司法解釋》明確了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的區分原則。《買賣合同司法解釋》在第3條的基礎上,認可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買賣合同,在沒有其他效力瑕疵的情況下,就是有效的債權合同,但賣方向買方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物權行為屬于效力未定的無權處分行為,不應適用本條解釋而有效,仍然需要權利人的追認才生效,生效之后買方才能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當然若買方屬于善意第三人,則適用物權法106條善意取得制度,即無權處分的買賣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出賣人訂立合同后也未取得處分權的,仍不影響善意第三人的買受人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無權處分不能履約時,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違約損害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關于買賣合同無權處分的解讀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類似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想將您所面臨的問題與律師進行專業的分析,您可以通過律霸網提供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詳細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