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中,有些人是看到別人用的和自己相似的商標,不知道算不算侵權,可不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判斷一下對方的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行為,如果構成,那么就可以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么我國規定的對侵犯商標權怎么處罰呢?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一、如何才算侵犯商標權
(一)有違法行為存在
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即發生了行為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了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妨礙商標注冊人行使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的存在是侵權行為構成的前提條件。
(二)有損害事實發生
損害事實在商標侵權行為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條件。至于損害事實,可以是物質損害,也可以是非物質損害。物質損害是造成商標注冊人在經濟利益上的減少、消滅。非物質損害是因侵犯商標專用權而致使權利人的商品信譽、企業形象被損毀、貶低。非物質的損害是無形的,并且當時是無法計算的,但終歸導致權利人財產利益的減損。在實踐中,對物質損害的認定應由被侵權人舉證,而對于非物質損害的認定,舉證卻是非常難的,因此無需被侵權人舉證。只要有違法行為的存在,便認定為有非物質損害,被侵權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損害事實不同,形成的因果關系也不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則違反行為與損害事實形成因果關系。例如某種假冒名牌的酒,質量很差,消費者飲用后,會誤認為某種名牌酒的質量下降了。這就是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損害事實的發生是因為其他原因所致,則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四)行為人的主觀過錯
新《商標法》將原法第38條第(2)項“銷售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明知”刪除,即取消了認定此行為侵權的主觀構成要件,確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無論侵權人主觀上故意或過失,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二、侵犯商標權如何處罰
侵犯商標權的民事責任: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停止侵權行為可以作為訴前臨時措施申請法院作出裁決。《商標法》規定:“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侵犯商標權的行政責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
侵犯他人商標權的行為,并非一定就構成侵犯商標權罪,此時需要結合法律對相關刑事犯罪的規定綜合進行判定,如果確認構成犯罪的話,那么除了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外,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侵犯商標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犯商標權罪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過失是如何的
2021-03-10勞資糾紛有什么特點
2021-01-18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