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涉及很多事情,雙方談不攏的話就會鬧出矛盾。協商不成的,一方可能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受理后,通知雙方出庭時間和地點。對于被告來說,在參加庭審的時候應該準備好答辯狀等相關材料。那么,被告在離婚訴訟庭審如何應對?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被告在離婚訴訟庭審如何應對?
離婚官司開庭時,當事人該帶的訴訟材料,如身份證、答辯狀、證據原件一定要帶齊。法院一般讓當事人做的陳述,最好前提寫好,開庭一邊看,一邊說。由于原、被告所處的角度不同,準備的陳述材料也不同。作為原告,在陳述時,應盡量把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現以及事實陳述清楚,并配有相關例證。作為被告,應盡量圍繞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為中心,擺事實,講道理。不要強調對方某一點的陳述不符合事實,而要把握整個大的方向,不要被對方“牽著鼻子走”,陷入訴訟中的被動。
在辯論階段,聽對方陳述時一定要聚神會神,不要為對方不中聽的言辭氣暈了頭腦。對方說的不對的要點,要拿筆記住,然后繼續向下聽。在反駁時,要有條理地圍繞自己的主張反駁。很多當事人在答辯時,往往按對方說錯的地方,一條一條糾正,作為辯論提綱,其實這是不妥的,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順著對方安排的路走,以防陷入對方的陷阱。
二、法院判決離婚的理由是什么?
判決離婚法定理由,也叫判決離婚法定原因或標準,是法院判決準予離婚的根據。我國《婚姻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這一規定說明,男女一方提出離婚后,是否準予離婚,不取決于另一方是否同意離婚,而是法院依據夫妻雙方的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和調解有無效來決定。可見“感情是否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確定準離與不準離的原則界限。
結合上文,小編分析了被告在離婚訴訟庭審如何應對這個問題。作為離婚訴訟中的被告,參加庭審的時候不要緊張,針對對方提出的訴訟要求,有條不紊的答辯。在答辯的時候,要提供充足的證據,并確保材料來源合法。經過庭審,法院會休庭,然后做出具體的判決。
離婚訴訟法院能否判離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為標準
2020最新女方提出離婚訴訟書范本
離婚訴訟中需要搜集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