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和解協議中止執行,誰有權申請解除凍結
具體而言,當事人是有權申請解除的,但是執行和解與執行外和解的區別在于,當事人是否有使和解協議直接對執行程序產生影響的意圖。換言之,即便是當事人私下達成的和解協議,只要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一方提交另一方認可,就構成執行和解,人民法院可以據此中止執行。反之,如果雙方沒有將私下達成的和解協議提交給人民法院的意思,那么和解協議僅產生實體法效果,被執行人依據該協議要求中止執行的,需要另行提起執行異議。
《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自愿協商達成和解協議,依法變更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主體、履行標的、期限、地點和方式等內容。
和解協議一般采用書面形式。
第二條 和解協議達成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執行:
(一)各方當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的;
(二)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其他當事人予以認可的;
(三)當事人達成口頭和解協議,執行人員將和解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各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的。
第三條中止執行后,申請執行人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四條委托代理人代為執行和解,應當有委托人的特別授權。
第五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并向人民法院提交變更后的協議,或者由執行人員將變更后的內容記入筆錄,并由各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六條當事人達成以物抵債執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據該協議作出以物抵債裁定。
官司和解對方未履行怎么辦
向原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調節書經雙方簽字后生效和判決書一樣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不履行調解書內容,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自愿合法的情況下簽訂的調解書,生效后不得起訴或上訴。
法院調解作為《民事訴訟法》一項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除了以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外,所有民事爭議事件,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在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第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中,均可適用法院調解。但法院調解不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必經程序。如當事人不愿調解或無調解基礎的案件,法院不經調解而作出判決。在執行程序中也不適用法院調解,因人民法院的裁判已發生法律效力,非經審判監督程序,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都不能變更裁判所確定的內容。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如果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中對強制執行措施的處理進行了約定,執行法院可以解除相關強制措施,否則,執行法院不應在和解協議未履行完畢前主動將強制執行措施予以解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經營罰款多少錢
2020-12-08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