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第三人
1、定義
民事訴訟第三人是指對他人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或者雖無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原告、被告已經開始的訴訟中進行訴訟的人。
2、第三人的特征
(1)對原告、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認為有獨立請求權,或者案件處理結果可能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這是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根據。第三人同原告或者被告存在某種民事法律關系,案件的審理結果可能與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這是第三人區別于共同訴訟人和訴訟代理人的根本之點。
(2)必須在訴訟開始后,案件審理終結前,參加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以原告、被告之間的訴訟正在進行為前提,如果原、被告之間的訴訟尚未開始,或者原、被告之間的訴訟已經結束,即人民法院對案件已經審理終結,任何人都不可能通過訴訟而成為第三人。
(3)第三人是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這種利害關系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與來自本訴的原告和被告的侵害或爭議;二是來自法院對訴訟的處理結果。參加訴訟的目的:一、在于簡化訴訟程序,徹底解決彼此有聯系的糾紛;二、在于維護自己的權益。第三人參加訴訟即不是為了維護原告的利益,也不是為了維護被告的利益,即便有時參加到當事人一方進行訴訟,也不是為了維護參加一方當事人的利益,而是以自己的名義,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參加訴訟。
3、第三人的分類
各國民事訴訟法對訴訟第三人的分類不盡相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民事訴訟第三人分為兩類:一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二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合同相對人
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其不同于其他民事法律關系如物權法律關系的重要特點在于合同關系的相對性,所謂合同關系的相對性在大陸法中通常被稱為債的相對性它主要是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與合同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也不應承擔合同的義務和責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規定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概括起來其主要包含如下內容主體的相對性、內容的相對性和責任的相對性三方面的內容合同相對性原理在整個債權制度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許多問題都源自于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理解上的偏差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合同只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發生效力換言之合同只對合同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而對第三人不發生效力例如娘舅解決家庭糾紛機制也同樣如此該制度也只是解決外甥家內部糾紛而通常不能參與外甥家與他人發生的糾紛,合同相對人就是能主張合同權利的當事人。
如何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消費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符合民事訴訟起訴條件的規定: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轄區的法院起訴。
(2)對侵權行為,應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制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對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中發生的訴權,應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向事故發生地或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4)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訴訟有效期為權利人在知道自己權力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內。民法通則還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四種情況:
(1)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7、起訴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并按被告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民事訴訟需要準備的材料:
(一)起訴書
1、當事人應提交起訴書正本一份,并根據被告的人數提交副本。
2、起訴書應為手寫或打印,手寫起訴書的,應用藍黑色或黑色鋼筆或簽字筆。
3、原告是個人的,應由本人簽名或蓋章;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由單位蓋章并有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名或加蓋人名章。
4、起訴材料統一用A4紙張書寫或打印,紙張左側應留2公分裝訂線。(二)原告身份證明和委托手續
1、自然人一般應提交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法人、其他組織應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
2、個體工商戶須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及戶主(業主)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3、集團訴訟的訴訟代表人提起訴訟的,除應提交全部原告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外,還應提交全部原告推選其為訴訟代表人的證明材料以及訴訟代表人本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4、法定代理人應提交本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以及其與原告關系的證明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5、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應提交由委托人簽字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委托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授權委托書應蓋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名或加蓋人名章。
6、授權委托書必須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委托權限分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委托權限為特別授權的,應當寫明具體的委托權限,一般包括以下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
(三)確定管轄的證明
1、依被告住所地確定管轄的,提交被告住所地屬我院轄區的相關證明。被告為企業法人及其分支機構的,應提交企業工商登記查詢信息或實際經營場所的證明,被告為事業單位的,應提交登記證明。
2、依合同履行地、原告住所地、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管轄協議等確定管轄的,應提交相關證明。
(四)證據材料
1、當事人在起訴時應當提供與本案有關的、能夠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訴爭法律關系的基本證據。
2、原告在起訴時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與本案有關的主要證據,應提出書面申請,請求人民法院進行查證。
3、證據是外文本的,應同時提交中文譯本。證據來源來自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的,需經我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認證或我國認可的港、澳、臺地區律師事務所認證方為有效。
(五)原件與復印件,外文本與中文譯本
1、當事人提交起訴材料復印件時,應一并提交原件,法官在核對后退還當事人。
2、外國當事人、港、澳、臺當事人提交的起訴書及企業依法成立的證明、授權委托書為外文本的,應附中文譯本。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解釋的民事訴訟第三人合同相對人分別指的是什么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民事糾紛首先先協商解決,在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訴訟,并且可以請相關的律師幫助委托處理,這樣更為簡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