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證人一定要出庭作證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證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需要在具體的案件中由法官根據證人的具體情況決定。
二、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存在的問題。
證人出庭作證率低,是我國法院系統民事訴訟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多年來一直未能有效解決的問題。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原因很復雜,如證人不能受到較好的司法保護、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及損失得不到合理及時的補償、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時法律上沒有強制性的措施等等。勿須諱言,司法程序上的問題,通過司法手段解決是最有效的。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是對國家承擔的一種義務,因為犯罪不僅僅被看作是對個人權利的侵害,而且還涉及對社會關系的侵害,國家要維護這種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也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因此,每個知道刑事案件情況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依法享有作證豁免權的除外),這是公民對國家的一種義務,國家有權使用強制手段迫使證人出庭作證。但是,民事訴訟是解決平等主體之間人身、財產糾紛的,即解決的是當事人之間的“私權”問題。那么,在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是一種權利還是一種義務?如果是義務,那么是對誰的義務?這是我們首先要在司法理論上明確的問題。
三、證人的隔離、退庭和對質規則。
證人的隔離即指證人在作證時或接受法官、當事人的詢問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的制度,這是為了保證證人可信性的重要措施,是為了防止證人在作證之間聽到了其他證人的證言,而對自己的證言進行裁剪。
證人的退庭則是指所有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僅在法庭傳喚作證時才出席法庭的制度,這也是為了保證證人可信性的措施。如讓證人參加了庭審,則會讓人考慮自己作證時對某方當事人的利弊,而影響其證言的可信性,也會喪失對證言可信性進一步考慮的機會。
以往司法實踐中法院是這么做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作了明確的規定,使我們行之有法可依,以后我們一定要切實貫徹執行。《規定》還規定了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讓證人進行相互對質,目的是通過對質進一步暴露矛盾并解決該矛盾,從而幫助裁判者就對質陳述的真實性和證言的證明力做出準確的判斷。
不過小編認為作為不管證人是否出庭作證,司法機構都要保護好證人的權利與安全,相信很多證人是因為外在因素才不去出庭作證的。證人是在民事訴訟中起到了重要地位的一個影響因素,他的存在與出席可能會影響整個案件的審理,因此證人至關重要。證人若不知道如何民事訴訟是否出庭的話,還是有必要去進行法律咨詢吧,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證人!更多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