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主體不得作為保證人
1、未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機關。擔保法第8條規定: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經濟組織貸款一般由國家有關主管機關負責借入,然后按有關規定轉貸給國內有關單位。在轉貸時,一般要求國內借款單位提供還款擔保,這種擔保得由國家機關提供。如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就要求借款單位提交省、直轄市、自治區或計劃單列市計委的還款擔保。
2、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益是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一般是非經濟利益。如果允許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債權人提供擔保,極有可能減損其用于公益目的的財產,無疑有違公益法人的宗旨。因此,法律不允許它們作保證人。但在實踐中,有許多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并非從事公益事業,對這些從事非公益事業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依據國家政策允許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認為其有從事保證活動的民事權利能力,可以擔任保證人。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規定: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訂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3、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因其主體資格、清償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宜充任保證人。擔保法第10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18條也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以及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
保證人有哪些主體資格要求
根據《擔保法》第七條規定,“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可以作為保證人。”
可以作為保證人的合格主體,包括以下幾種:
(1)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2)個人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
(3)企業法人及經其書面授權的所屬分支機構;
(4)金融機構;
(5)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
(6)其他組織,主要包括: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聯營企業;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經核準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區別
(一)承擔責任的具體作法不同。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只是在主債務人不履行時,有代為履行的義務,即補充性;而連帶責任保證中的保證人與主債務人為連帶責任人,債權人在保證范圍內,既可以向債務人求償,也可以向保證人求償,無論債權人選擇誰,債務人和保證人都無權拒絕。
(二)連帶責任保證中保證人與主債務人的權利義務及其責任承擔問題適用于連帶責任的法律規定;而一般保證中保證人與主債務人之間不存在連帶債務問題,只是在保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后,保證人對主債務人有求償權。
(三)一般保證中的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而連帶責任保證中的債務人沒有先訴抗辯權,即不能以債權人是否催告主債務人作為是否履行保證義務的抗辯理由。
(四)連帶責任保證是由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無規定或約定的,按連帶責任保證承擔;而一般保證則只是由當事人約定。
(五)連帶責任保證的擔保力度較強,對債權人很有利,而保證人的負擔相對較重;而一般保證的擔保力度相對較弱,保證人的負擔也就相對較輕。
根據上面對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的分析,作為債權人,讓保證人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對債權人更為有利。
在我們國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作為債權債務的保證人的,有一些人是不具備保證人的條件的,所以對于保證人的主體,我們應該有一個了解,找到合適的保證人。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施家暴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6交通事故賠償有時間限制嗎,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為多久
2020-12-13質押的車輛能借給別人嗎
2020-11-25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